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684 0
2009-12-03
自由电子报20091202短命基因 来自父系遗传

短命基因 来自父系遗传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dec/3/today-int4.htm

〔编译罗彦杰/综合报导〕在两性战争中,女人总是靠活得比男人久扳回一城,但把女性之所以长寿归功于其禁欲与耐力,却是搞错方向。日本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男女的基因物质不同,父亲传递下来的基因可能缩短后代的寿命。此实验对理解人类等哺乳动物的老化过程具启发意义,有朝一日或能发展出延缓老化方法。

利用取自两只母鼠的基因物质,东京农业大学科学家制造出没有父亲的母鼠,亦即透过生物学方法将母鼠的卵子虚拟为公鼠的精子。这些没有「生父」的超级母鼠,比那些身上同时拥有父系与母系基因的正常老鼠活得更久,寿命约多出三成。这份二日刊登在「人类生殖」期刊上的研究报告指出,这项发现首度证实,精子传递的基因可能对哺乳类动物的平均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以二○○四年研究成果为基础,东京农大河野友宏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培育十三只没有「生父」或称「双母」(Bimaternal,BM)的超级母鼠,相较于对照组,这些老鼠的平均寿命多出一百八十六天。这显示无「生父」的老鼠寿命要比一般老鼠多出三分之一。

这些有两个「生母」的老鼠都一定是母鼠,且形体远比正常老鼠小,重量也较轻。河野指出,牠们长寿可能反映其基因体印记(imprinted)的方式不正常,因为牠们没有父系的DNA。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这项效应是否适用于人类,但这项研究为基因对哺乳类动物老化过程的影响提出新的灼见,成果甚至可能为女人比男人长寿的原因提供线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