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56 7
2009-12-03
近日,社科院一份报告做了如此测算:假定在2009年9月30日至2010年9月30日,美元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种主要货币均一次性贬值20%。即使不计算这一期间新增外汇储备的汇兑损益,中国央行遭受的资本损失也将高达人民币3.1157万亿元。这相当于2009年9月底央行总资产的14.0%、2008年中国GDP的10.4%,以及2009年9月底央行自有资本金的141.6倍。
        现在外汇这么不稳定,为什么不能将其全部换成硬通货黄金呢?把钱放在内地投资投资不行吗?在外国销售东西,与在国内卖东西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在外国卖还受到人家的反倾销调查,若被认定,还要被征收巨额的惩罚性关税!自从金融危机发生后,以美欧为首的经济体,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日渐增多。如无缝钢管案,轮胎特保案就是典型!把眼光收回来,现在政府喊着要拉动内需,也实施了家电下乡活动的政策,可效果并不明显,那些享受补贴优惠的家电,如电脑,卖的更是“冷淡”:来自商务部的“成绩单”显示,截至2009年8月底,下乡电脑共销售出164935台,销售金额为5.5亿元,而预期的是100亿元规模的销售,为此,各大品牌还为竞标电脑下乡入选名额而挤得头破血流,可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这说明老板姓并没有的倒是没实质优惠啊,原因在哪里呢?就是实质补贴更本就没到位,让专卖商不肯进货,因为无利可图。我有一位叔叔,听到农机补贴消息后,从东莞回来(我家是荆州的)打算买辆补贴的农耕机,大概10万,可他一回来,发现早已没货!为什么?一,补贴的农耕机品牌很少;二,那些可以享受几万补贴的农耕机已被内部人订购,要想买,得额外加钱!
        我觉得咱们内地的市场根本就没有被开发出来,8亿农民,无论需要什么,那都是数额巨大,利润丰厚!要想开发,少不得政府的引导,而那些引导所需要的钱,就用外汇吧!现在国外不安全,就连富得流油的中东,如阿联酋的迪拜世界,都发生了债务危机,影响中国的工行与商行!而国内,还有很多民生基础设施并没有到位啊,如每到节日,不论出游还是回家,都挤的一窝蜂,一票难求,铁道部不肯实行票实名制,说铁道拥挤主要是因为铁路少了,现在咱们国家不是有钱嘛,干嘛不用来投资国内的铁道修建啊,加快进程,改善民生啊!我们那有几个村,公路不通不说,就连自来水都喝不上,这些不要钱去解决吗?贵州还有很多孩子都上不了学,教育问题也迫在眉睫啊,既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那干脆实行12年得了,其实高中和大学才是最读不起的!如此问题,多如牛毛,不胜枚举!当初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时候,就是投资铁路等才使本国经济活跃起来的,例子我不想举,因为太多!
        我说,趁现在外面乱,咱们就“闭关锁国”,加紧发展民生,可千万别“骑驴找驴”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3 17:25:23
说的有道理,但不切实际,你知道每年政府拿多少钱吃喝吗,知道他拿多少钱盖那些豪华的“宫殿”吗?你知道一年的公车要用多少钱吗?每年都是这样,政府富的流油,但你们那还是什么都不通!而且将长期出于这种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7:42:59
道理很简单,当初邓小平为何只提出让一(小)部分农民先富起来,当他们真的富起来以后,
为何邓小平及其继任者就没有接着提出————让全体农民富起来?

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政府就提出——收入倍增的口号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接近美国的
收入水平)。我们为何就没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18:20:34
yongjubai 发表于 2009-12-3 17:42
道理很简单,当初邓小平为何只提出让一(小)部分农民先富起来,当他们真的富起来以后,
为何邓小平及其继任者就没有接着提出————让全体农民富起来?

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政府就提出——收入倍增的口号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接近美国的
收入水平)。我们为何就没有呢?
为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21:05:35
你知道?那曝光啊!我觉得,说问题是没用的,得说解决方法....我是皮毛不懂,可觉得也应该孜孜不倦探求,还望以后多多指导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 21:10:40
yongjubai 发表于 2009-12-3 17:42
道理很简单,当初邓小平为何只提出让一(小)部分农民先富起来,当他们真的富起来以后,
为何邓小平及其继任者就没有接着提出————让全体农民富起来?

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政府就提出——收入倍增的口号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接近美国的
收入水平)。我们为何就没有呢?
中国人口数目庞大,技术落后,要想快速发展,谁也做不到!但现在我们有大把的机会将自己国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一个层次,却进展缓慢,令人扼腕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