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写论文时,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参考文献引用格式该如何写,不同的期刊、机构会有不同要求,其说法往往不统一。楼主曾经苦于这个问题,后遇到《如何规范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一文后,见识良多。现把这份好文分享给那些有需要的学者,愿对解诸君有小小帮助。该文结构上可以分为三块:1 参考文献的类型 2 参考文献格式及其举例 3 注释定义及其与参考文献的区别(为了便于查阅,笔者调整后生成了目录)。
下面是《如何规范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的部分节选,全文5千多字。【转述】目前,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编辑格式的规范化工作,正在全国,尤其是高校学报中展开。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的各种规范化要求中,其中推行难度颇大并又引起人们争议的,大概就是文科学术期刊中参考文献的著录了(这里所说的“争议”,主要表现在目前各刊物各搞各的那一套;虽不排除有同行间相互口头上的议论,却很少撰文正式讨论这个问题)。其著录之所以难度较大并引起人们争议,个中原因主要是“参考文献”系从西方学术界和自然科学领域引进,与中文习惯,特别是中国文史传统不相适应。问题的焦点即现在要求在学术期刊著录的“参考文献”,究竟与以往人们习惯用的“注”、“注释”、“注引”有无区别或有什么样的区别?也就是由于编辑或学者们对这个问题认识的不一致,所以即使我们随便翻一翻国内各著名大学1999年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其参考文献及注释的著录格式也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这显然违背上述“规范”分布者的初衷。因此,笔者特撰此文,对此认真进行讨论。以图抛砖引玉,就教于各位学者和编辑同仁;并盼能促使社科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进一步规范化和更具操作性。
另外,我这有参考文献国标(GB/T7714-2015)文件,就一并和《如何规范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打包上传了。如有需要,详见附件压缩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