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9119 1
2018-05-10
        最近在写论文,发现很多人会用一篇刘青峰和姜书竹的论文《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里提出的一种贸易潜力值的测算方法来做贸易潜力判断。方法是将解释变量的真实值带入得出的引力模型,得出当年贸易额的理论值,再用真实贸易额除以贸易额的理论值,若比值大于等于1.2就是潜力再造型,小于1.2大于0.8就是潜力开拓型,小于等于0.8是潜力巨大型。
        文章只是提出来这种方式但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么去分类,但是有不少人把他这种分类方式用在自己的论文里。我本来也用了,但是导师说这个得出来的比值反应的应该是引力方程的偏差,不是贸易潜力问题,所以不知道到底可不可以用,这种测算方式有没有参考性。
        我把这篇文章贴上来,求大神看一看。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4-13 16:16:07
贸易潜力就是这么算的,但是为什么比值大于等于1.2就是潜力再造型这个我也不清楚。按我看到的文献,贸易潜力最早是两个外国人提出的
Nilsson(2000)和Egger (2002)将传统引力模型估算出的双边贸易拟合值称为“贸易潜力”(Trade Potentia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