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博
47476 88
2018-05-15

     西南财大2018年博士拟录取名单正式公布,如愿考中心仪的专业和仰慕的博导,欣喜之余,写一份体会,以期有助于后来者。

   

    工作八年之后,我逐渐萌发考博的想法。我所在单位是一个金融管理部门,身边很多同事都是高学历,宏观经济研究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部分内容。离开校园日久,我愈感知识储备不足,尤其是欠缺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亟需自我能力的提升。

    因为我是在职考博,复习时间有限,目标必须坚定唯一。身在成都的缘故,西南财经大学成为我的必然选择。


    1.复习篇

    我本科出自边疆双非院校,研究生毕业于某985国家重点学科,过往的经历让我持以一种观点:考博这件事,要把兔子当成老虎打。考博难度,众说纷纭,我只要用心投入,应有回报。

    我的正式复习启动于2017年8月,此后最大的干扰就是节假日和出差,虽然尽量不参加聚会,但还是有些不得已的应酬,很是影响复习状态。白天要按时上班,晚上回家稍稍休息就开始复习:初期每晚英语1小时,专业课2小时;后期每晚英语1.5小时,专业课3小时。周末偶尔放松以外,几乎用于复习。

    英语 70+

    自从2006年考研英语后,我已经10多年没碰过英语考试了,但我还是相信自己的底子,毕竟当年考研英语过了及格线。我的长处在于阅读和写作,短板在于听力,恰好西财考博英语不考听力。

    我依旧按照上学时的复习方式,刚开始坚持背六级单词,每天至少1小时,规定记忆任务(10页或者15页)。两个月下来,六级单词完整记忆两遍后,就做历年六级英语真题。词汇量是基础,如果你连单词都不认识,阅读、翻译根本无从谈起。

    阅读是重中之重,我在复习中也逐步增加阅读题量。可供选择的复习资料不是太多,我在新华文轩随机买了一本机械工业出版社《考博英语阅读精粹100篇》,这本书前面三分之二的题目都很简单,后面较难的也没必要看。刚开始背单词之余,我就顺手做一些阅读题,主要目的是巩固单词记忆,不要太在意准确率。复习后期,尤其临考前再加大阅读量(每天4篇),阅读题做历年真题,以保持考试状态。作文还是“走套路“,考前两个月强行背诵万能作文框架,如观点型、问题型、选择型,再掌握一些经典例句,提升作文亮点,而且翻译可能会用到。

    总之,“单词为王”,务必高度重视历年真题。

    微观经济学  65+

    教材:张树民、李毅《中级微观经济学》及配套学习指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树民、李毅《中级微观经济学》更像一本讲义,直接拿来复习不容易看懂看透,可以先学习一遍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掌握基本要义和逻辑框架后,再看“权威教材”张树民、李毅《中级微观经济学》。

    据说,以往考试题目大多出自张树民、李毅《中级微观经济学》,所以这本教材一直视为西财微观经济学复习的红宝书。但需要指出的是,今年的个别考试题目存在“超纲”之嫌。当然,这也反映出西财公平的一面,题库抽取后直接封档,没有题目审查环节,尽管题目可能偏难,但也提升了保密度。

    尽管微观经济学题目有些偏门,但复习存有基础,所以考试题目还是能硬着头皮回答,不会交白卷或者出现空白。

    宏观经济学 65+

    教材:威廉森《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考题情况来看,5道大题,4道出自该教材。复习时,全书通看,千万不要以为存在所谓的必考内容、重点方向。按照惯例,很多考生以为索罗增长模型、内生增长理论、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小型开放经济模型等内容是考试重点,结果出现了冷门“凯恩斯协调失效模型”。所以,一定要把这本教材的内容一网打尽,切勿遗漏。

    计量经济学 放弃

    复习时间太紧张,我放弃了计量经济学。其实挺不甘心的,我统计学专业出身,研究生阶段《高级计量经济学》97分。但考虑到该部分的性价比太低,所以我选择放弃,以集中精力对付宏微观经济学。

    题外话一句,网上有专业课历年真题出售,但个人觉得没有参考价值:一是因为复习教材有变动;二是没有答案,无法验证。


    2.导师篇

    我很幸运认识了我的导师,我是靠朋友间接介绍并引荐给导师的。

    年底的时候,朋友引荐后,我先给导师发了一条短信,汇报了自己的基本情况,表达了自己攻博的强烈意愿。导师在确定了他的招生名额后,和我约定元旦后见面。第一次见面,其实也是一场面试,我做了一份个人简历,并准备了一份自己拿得出手的工作论文,让导师觉得我还是有培养潜质。面谈后,导师对我印象挺好,并介绍了一个新入门师兄(我也有主动提出),让我可以了解更多的备考经验。

    正式报名后,西财需要两份专家推荐书,其中一份出自报考导师。我根据个人情况,草拟了一份推荐书,春节后又去面见了一次导师,央他亲笔誊写在报名表中。导师对我的状态还觉满意,鼓励我坚持到底,约定复试再见。

    有一个插曲,春节前,我专程到温江拜会前文提及的师兄,当面请教了复习方向。让我宽慰的是,依师兄所言,我并未偏离复习方向,也愈加增强了自信。


    3.应试篇

    西财初试于3月10日-11日举行,为了保持状态,我在临考前请了两天假,在家复习。3月9日下午带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我乘坐地铁来到温江柳林校区。

    第一场英语,题目难度介于四六级之间,尤其作文很简单,关于体育锻炼的。考场下来,从考博群里才知晓有两道阅读题是以前的真题。

    第二场宏观经济学,除了一道关于通货膨胀预期的题目以外,其余四道都出自我的复习范围。无论会与不会,我都按照自己的想法答满了试卷。

    第三场微观经济学,完全懵逼。题目的风格完全不同于日常复习,我连夜突击的外部性、公共物品、一般均衡没考。最气人的是,考了完全陌生的企业组织理论。按照积累的功底,我还是会做的题目认真应答,不会的题目强行应答。

    初试结束,我虽不乐观,但也未绝望。

    下午继续迎战复试,我换上了正装,我觉得这是我对考官的尊重,也让自己显得有精神。

    参加复试的考生分成了若干小组,每组大概六个人,不区分在职、全职。我是小组第一个面试的。按照程序,先是专业题目,Z老师和我交流了“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然后是思想政治,J老师让我谈谈对“四个自信”的认识,平时单位就有政治学习,这对我来说很是容易。最后是英语口试,我发挥的很不好,磕磕巴巴的很尴尬的结束了面试。

    3月28日,成绩公布,初试200+,综合成绩75+,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4月18日,导师发来祝贺短信,成功入围。

    5月7日,研究生院拟录取名单公布,我又一次顺利通过了一场人生大考。


    最后感言:只要每天坚持复习,持续保持状态,必有收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5-15 17:50:33
恭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5 18:00:27
恭喜楼主,希望抽空多分享分享经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5 23:22:57
作为过来人,你的辛苦值得肯定,未来还需加倍努力,希望可以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6 02:46:09
不走申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6 12:44:48
522837271 发表于 2018-5-16 02:46
不走申请?
申请是毕业3年之内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