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8-5-23 20:47:1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5-23 04:33
是价格高位不是价格上涨增加生产量。用您的草莓例子说明一下,草莓市场价格由一分钱涨到二分钱,草莓会增 ...
“草莓市场价格由一分钱涨到二分钱,草莓会增加生产量吗?”


又来偷换概念了。

如果草莓从一元一斤涨到十元一斤,草莓供应量会增加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0:48:42
hj58 发表于 2018-5-23 20:42
你怎么知道原文作者是在讲曼昆回答不了这个题目?

他也许讲的就是昆曼。只是你不认识这个昆曼而已。
难倒萨缪尔森和曼昆的神题
2012年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第13题
孙恒振
昨天中午,文综群“静水”老师提供2012年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第13题如下:
13.2011年4月至7月全国许多城市的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对此,厦门等城市从8月起开始投放市级储备肉,以稳定猪肉价格。下图对猪肉价格上涨与其需求量的关系(实线d1)以及对厦门等城市发放储备肉这一举措的特征(虚线s2/d2)分析正确的是  (

(网上图片不清晰,A图中的虚线为S2)
答案:A
【试题分析】按照“西经”,把纵轴看成自变量分析价格对需求的影响,A图中的D1符合“对猪肉价格上涨与其需求量的关系”:价格上涨需求减少;抛开所谓的“西经”,A图中的S2符合“发放储备肉这一举措的特征”:供给增加价格下跌。
笔者之所以称之为“难倒萨缪尔森和曼昆的神题”是因为命题者的答案按照“西经”是无法解释的。
设问中“对猪肉价格上涨与其需求量的关系(实线d1)”,在A图中是价格影响需求的曲线,纵轴价格是自变量,这个是符合“西经”的;可是设问要求的“发放储备肉这一举措的特征(虚线s2/d2)”命题者提供的答案S2是供给影响价格的曲线,这在“西经”上是不存在的,把横轴的供给当成自变量也是与西经的习惯不符的,因此该题难倒萨缪尔森和昆曼是没问题的。
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的两个函数图像分别以横轴和纵轴为自变量,这在数学上也是绝无仅有吧。
2013年3月之前,笔者没觉得有什么离奇之处曾经就该题跟学生解释,记得就是上面的这种思路。

以上是博客全文,题目中是曼昆不是昆曼,但大标题确实是昆曼。您照录了。没有看出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0:48:4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5-23 04:33
是价格高位不是价格上涨增加生产量。用您的草莓例子说明一下,草莓市场价格由一分钱涨到二分钱,草莓会增 ...
“实例是钢铁价格由1500元/吨后价格上涨到1600元/吨,还是要降产能减少生产量的。”


实例具体情况贴出来给大家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0:53:49
hj58 发表于 2018-5-23 20:47
“草莓市场价格由一分钱涨到二分钱,草莓会增加生产量吗?”
草莓市场价格由一分钱涨到二分钱,是不是价格上涨?
我说是价格高位才增加生产量,您非要说是价格上涨增加生产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0:55:1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5-23 04:39
按您的例子,那是斜向下的生产曲线向右移动。一定要记住公式:单位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产量
单位 ...
在全世界巨大的需求量面前,单个企业根本无所谓“生产成本曲线”,只有一个小成本点。

你读死书,无法理解的,不要费心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1:00:10
hj58 发表于 2018-5-23 20:55
在全世界巨大的需求量面前,单个企业根本无所谓“生产成本曲线”,只有一个小成本点。

你读死书,无法 ...
即使您把需求扩大到全世界,成本计算公式也不会改变。
单位成本总是与产量负相关。不会出现产量越多单位成本越高的事。
您相信西经,才是读死书,不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1:22:5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5-23 21:00
即使您把需求扩大到全世界,成本计算公式也不会改变。
单位成本总是与产量负相关。不会出现产量越多单位 ...
你只会死读书啊!

一家企业的产量从 0 到一万斤,在一个横坐标宽度为几千亿吨的需求曲线图上,它的成本变化曲线能够有多少长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1:26:3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5-23 20:53
草莓市场价格由一分钱涨到二分钱,是不是价格上涨?
我说是价格高位才增加生产量,您非要说是价格上涨增 ...
从一元到十元不是涨价?你为什么不用这个例子,却用一分钱到两分钱的例子?你不就是想偷换概念吗?

现在一分钱根本不是钱,所以涨价一分钱,生产者扩大生产的愿望极小,然后你就据此否认涨价会引发增产、进而否认向右上方倾斜的供应曲线。

你这是做学问的态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1:28:0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5-23 20:48
难倒萨缪尔森和曼昆的神题
2012年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第13题
孙恒振
我为什么要看出原作者是不是错误?你怎么知道原作者写昆曼是错误的,而写曼昆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1:30:22
hj58 发表于 2018-5-23 21:22
你只会死读书啊!

一家企业的产量从 0 到一万斤,在一个横坐标宽度为几千亿吨的需求曲线图上,它的成本 ...
成本曲线可不是一家企业的,是所有企业的单位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1:34:02
hj58 发表于 2018-5-23 21:28
我为什么要看出原作者是不是错误?你怎么知道原作者写昆曼是错误的,而写曼昆是正确的?
因为您没有找错误的习惯,而我自我比喻为啄木鸟,专门找错误。我发现的错误,一定是错误。一是经验直觉,二是理性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1:40:07
哈哈。。。。
石蠢蛋,你家牛死光了没?你赶紧多备几头去,不然不够你吹的!
太happy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1:42:22
看你跟黄吉两人折腾,生活无比哈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3:39:11
哈哈哈哈,支持石头先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3 23:42:45
按照利他就是利己的原则,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是一回事。另外,供给量增加,价格下跌,看不出出题者有什么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00:13:0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5-16 05:24
原题的信息非常清楚:需求曲线不变,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这里隐含的信息是供给量在不断减少,所以价格上涨 ...
赞,赞,赞,你我的观点是一样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04:39:39
hj58 发表于 2018-5-23 21:26
从一元到十元不是涨价?你为什么不用这个例子,却用一分钱到两分钱的例子?你不就是想偷换概念吗?

现 ...
按供给定律,只要是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便应该成立,可为什么不成立您想过吗?我说过在变动成本以下的价格上涨供给量还是应该减少而不是增加。假如草莓生产的变动成本是15元,价格从1元涨到10元供给量还是要继续减少。知道为什么涨价了吗?就是供给量不断减少引起的。是价格高位,供给量增加。不是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04:51:17
hj58 发表于 2018-5-23 21:26
从一元到十元不是涨价?你为什么不用这个例子,却用一分钱到两分钱的例子?你不就是想偷换概念吗?

现 ...
假如草莓变动成本15元,之前市场价格50元,由于增加产量价格降到45元,草莓的供给量会减少吗?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成立吗?由于价格高引起草莓生产者涌入,产量激增,价格降到1元,这是低价,草莓供给量减少了,价格回升到10元,但还是低,继续减少产量。直到价格回升到15元以上,供给量才停止减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04:58:47
hj58 发表于 2018-5-23 21:26
从一元到十元不是涨价?你为什么不用这个例子,却用一分钱到两分钱的例子?你不就是想偷换概念吗?

现 ...
明明是价格高位增加生产量,价格低位减少生产量,被弄成价格上涨增加生产量,价格下跌减生产量。您竟然看不出错误。价格高位,价格下降生产量也增加;价格低位,价格上涨生产量也减少。您总说人家语文不行,从语文角度您分析一下,谁错谁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07:18:53
hj58 发表于 2018-5-23 20:43
这要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讲起来了。我没空讲。
    是没空讲,还是讲不出来?还是到了理屈词穷的地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09:02:30
唉,某个蠢蛋的思维和逻辑已经脱线到让人极度无语的地步了!

供给首先是在卖家愿意供给的前提下进行的。当利润小于零时,卖家这时不会增加供给的!(例如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

价格上涨,供给增加的大前提前提是利润为正。然后才是价格越高,利润越大,供给越大!
当价格相对小幅度下降,如果利润依然为正时,依据大前提,供给这时并不会像数学函数那样肯定减少。

价格高位,如果成本同时也在高位,且利润是下降趋时势,出于风险因素考虑,这时供给并不见得就会增加!

用经济学思考问题时,通常的一个参考角度就是:要同时要符合买家和卖家的最大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09:59:06
734061388 发表于 2018-5-24 07:18
是没空讲,还是讲不出来?还是到了理屈词穷的地步?
你就当我理屈词穷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09:59:5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5-23 21:30
成本曲线可不是一家企业的,是所有企业的单位成本。
所有企业的单位成本怎么计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10:01:1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5-23 21:34
因为您没有找错误的习惯,而我自我比喻为啄木鸟,专门找错误。我发现的错误,一定是错误。一是经验直觉, ...
你怎么知道作者说的不是一个叫“昆曼”的人做不出这道神题?

我找出你的理论里多少错误?你自己不承认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10:01:51
zsl0815 发表于 2018-5-23 21:42
看你跟黄吉两人折腾,生活无比哈皮!
买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10:04:2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5-24 04:39
按供给定律,只要是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便应该成立,可为什么不成立您想过吗?我说过在变动成本以下的价 ...
“假如草莓生产的变动成本是15元,价格从1元涨到10元供给量还是要继续减少。”


又来偷换概念。增加了“草莓删除的变动成本”这个前提条件了?

假如草莓生产的变动成本是15元,价格从 20元涨到30元供给量增加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10:05:5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5-24 04:51
假如草莓变动成本15元,之前市场价格50元,由于增加产量价格降到45元,草莓的供给量会减少吗?价格下降供 ...
“之前市场价格50元,由于增加产量价格降到45元,”


在市场均衡时增加产量当然价格降低。

你就一直在偷换概念,不断增加各种前提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10:07:1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5-24 04:58
明明是价格高位增加生产量,价格低位减少生产量,被弄成价格上涨增加生产量,价格下跌减生产量。您竟然看 ...
你不画图就不要发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10:11:05
hj58 发表于 2018-5-24 09:59
所有企业的单位成本怎么计算?
所有企业的单位成本=所有企业总变动成本/总产量+所有企业的总固定成本/总产量。

当企业数量少,生产量少时,单位成本曲线在坐标轴的左侧。

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多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曲线不是延长或拐头向上,而是向右移动。
这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很像。
直说吧,生产成本曲线就是随着需求曲线的移动而移动的。因为需求增加生产也增加。
只要懂得成本计算公式,就不会得出单位成本会随产量增加而提高的荒谬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24 10:13:00
hj58 发表于 2018-5-24 10:01
你怎么知道作者说的不是一个叫“昆曼”的人做不出这道神题?

我找出你的理论里多少错误?你自己不承认 ...
我的理论中可能有错误,但您没有指出,您说的倒是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