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观念
在笔者的“秩序论”中,观念是几个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先看看词典里的解释;思想意识、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
在心理学中,广义的观念是一切心理反映形式的总称。狭义的观念和表象同义,包括由早先知觉而来的感性形象的再现和由原初形象组合而成的新的观念整体。
也可以说支配人类行为的主观意识。
笔者的记忆中有几个著名的人物提到过“观念”。
一个是米塞斯——哈耶克的老师,他认为:
1. 文明开化的人类是将被摧毁,还是可以避免这场大灾难,是一个命中注定在未来几十年将行动起来的人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因为决定这一命运的正是他们的行动背后的观念。
2. 只有观念能够打败观念,只有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观念,能够打败社会主义的观念
3. 观念创造和改变历史。
4.认识到观念的重要性。
另一个是史蒂芬-柯维博士,他在《成功人士的七个好习惯》里提到,观念就象你脑中的地图,指导着你行动。
明显,米塞斯对观念的认识要比柯维要深刻得多。
米塞斯和柯维都认识到了行动背后的观念,但是即使米塞斯也没有认识到观念真正的重要性,并且没有做深层次的逻辑推理,多问几个为什么。
最深刻的要算道格拉斯·诺斯了。只不过他用的是另外的词。
诺思晚年越来越重视人们的信念、认知、心智构念和意向性在人类社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在《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中他写到“经济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行为人对自身行动结果的感知所型塑的刻意过程。”, “理解经济变迁过程的关键在于促动制度变迁的参与者的意向性以及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人们所持的信念决定了他们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反过来又构造了人类处境的变化”,“信念是构建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之基础的关键”。
实际就是观念。
诺斯一定很痛苦,晚年发现自己早期的结论、“观念“基本上是错的。不过,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也许读者没有看过他们的书,笔者略举一例帮助你认识一下。
我和老婆去逛街,中午了需要找个地方吃饭。老婆主张去吃肯德基,又快又味道好,而笔者呢认为肯德基当零食吃吃可以,当正餐可不行,因此主张去吃湘菜。你看冲突来了吧,背后的“魔鬼”就是观念。
观念的意义非凡,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件东西最重要的话,那就是“观念”,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她“非凡”在哪里。
1.
人的本质就是观念的集合。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别听他们瞎搬,他们都错了。
我们有着不同的模样、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教育程度、不同的出身、不同的地位、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国籍等等,但真正让我们一个一个区别开来的就是我们不同的观念。正是观念可以解释我们每一天的行为,即使是疯狂的、不可思议的行为、可以解释我们不同的命运。于是纷纷繁繁的历史、现实世界变得异常的简单——观念的形成、变化、碰撞、吸引,左右我们行为而已。
2.
观念左右我们行为的力量真正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强大而且持久,没有任何力量可与之抗衡。即使有时你自己可能根本就发现不了他的踪迹。
法律、道德、宗教对我们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像道德、宗教的约束力甚至可以慢慢的成为一种好像来自内心的力量,但是他们的本质终究是外在的、强加于人本身的力量,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像观念一样的“内在的力量”,那样持久、那样强大。人们可以无视道德、背叛宗教、违反法律,但永远也无法忽视、背叛内心的观念。无论多么难以理解的行为,甚至精神病人的行为背后总是可以找到观念的痕迹。
笔直举两个自己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观念”的力量。
读书的时候,我很不喜欢那种穿着很讲究,很注重自身形象的人,无论他读书行不行;相反很喜欢那种衣着邋遢,甚至头都不梳的,放荡不羁人,特别是读书也很厉害的。看武侠小说时有同样的偏好,像《射雕英雄传》里的洪七公、周伯通、《笑傲江湖》的令狐冲很喜欢,很不喜欢欧阳克、慕容复之流。而本人也正是这一类人,衣着邋遢、放荡不羁、头也经常不梳。直到工作以后,才慢慢的有了一些新的观念,才开始注意自身的形象。但是看武侠小说偏好依旧。你看看,观念的力量如此强大,而且不留痕迹,你能发现你自身行为背后观念的踪迹吗?后来我想之所以会形成这种观念,可能跟自己从小家境清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