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个人对试验经济学持保留态度。
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replicatibility。正是这个特性使经济学,包括金融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科学,如组织行为学。
就如这个调研,我们的样本群显然有bias,基本都是熟悉试验经济学的tx.这个样本的representitiveness很值得怀疑。。。。
alexzx说得很对,而且是不是真得给钱这个因素也蛮重要的,网络虚拟调查,或者是实地的假设实验,都不能达到最好,最真实的效果
我是这样认为的,理性的我会选择6,但是感性的我会选择1。
第一考虑:50%,但选项有更多,这样当然对我更有利,不过人家可能不同意.
个人来说,要么公平分配,要不大家都一无所有,性格使然.
考虑其他,金钱总额、所处环境,会做一个概率模型加以抉择。
命题本身就不严谨,谁都离不开谁,他会选择背叛吗?他也应该知道背叛意味着一无所获,只有傻子才会这样子做,他的分配权在这里没有任何用处,如果是理性的人,我想应该会分50%给你,理性的人也只会选择50%
PS:我没有选,我认为我只会选50%,少于这个数,我会选择跟他谈判,我手上有王牌(不同意,就不合作),其实这些东西在合作之前都会说得很清楚
一个arbitrator的实验。行为经济学中最原始的实验。又旦尼尔卡尼曼做的实验。
大多数人都是选择30-50之间。
最后通牒?
非常同意二楼的意见:
1.利润数额:如果利润基数太大,为了惩罚对方betray的代价也就太大了,理性行为人将从成本(时间,付出的努力及接受分配所得等等机会成本)与收益(惩罚对方所获得的心理效用)的比较中作出分析的.
2.货币需求弹性:这有点像价格弹性,如果很缺钱,也就是弹性很低,无论对方如何分配,可能都将接受;如果不是急需用钱,也就是说弹性很高的话,对方分配方案如果不合意,则放弃合作!
如果我达到一定的经济条件,肯定会惩罚的~!
这个问题 好象不仅仅涉及到行为学 我感觉还有一些涉及博弈和论对策论的相关理论范畴,毕竟经济学是假设人是理性人的基础的研究,可能和真实发生的结果有出入吧,毕竟在做决策时人的心理感性认识往往会对人的理性思维产生一定的对冲作用.
呵呵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多多包涵/.
40%
实验经济学,到底是为了检验现实与经典理论的偏离,还是要通过实验来找到人类行为的共性?还是想,这些偏离是共性??如果是共性,在否在实验前就应放入假设??
49%
我接受任何数目。因为自己已经付出很多了。如果鱼死网破一丁点成本都捞不回来。得到一点,毕竟可以减少损失
如果金额在100元及以下,0%可以接受,如果金额在100-1000,20%左右吧,如果金额在1000-10000元,30%左右可以接受,如果为1万元以上,觉得至少得40%-50%才可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