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2008-8-5 00:03:00
在我不缺钱的前提下,对方的任何分配我可能都会同意,但他要给我个理由,能够让我信服的理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8 10:24:00
只合作这一次,以后再不与之搭档,毕竟放弃了就是两个人的失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1 18:31:00
  若是我不论最终他分我多少钱,我都会要,但我下次绝对不会再和他合作,花钱买教训。而以后不和他合作也是对他的一种惩罚,对于缺乏诚信的人,会慢慢失去人们对他的信任,而他自身也会因此而蒙受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0 14:22:00
具体情况集体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1 08:56:00
博弈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1 11:04:00

问卷设计有问题。

1.被试作答不能看到先前被试作答结果,否则会对被试产生影响。后面有关该问题的讨论也不应该让被试看到。

2.选择项人为划分,而且还加入了自己的解释,非常不好。应该直接测量。比如,网页设计可以画一条可以拖动的线,左边表示0%,右边表示1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7 10:24:00

我觉得这种决策应当在冷处理的前提下完成,人活一口气,但可能为了这口气或许机会成本会变得很高,而且很多是隐性成本。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经济行为中人应当理性,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以自己能拿到钱在这个博弈中来看,要比自己拿不到钱好,而拿多少取决于所分配金额的总量与自己的金钱的需求程度外加自己对与对方合作关系的看重程度。如果金额较大,30%就比较合适,虽然从百分比上看自己处于劣势,但从长远来看未必吃亏,心宽能引八方客,进纳百川终为海。而如果金额较小,只要拿到钱就可以,因为3块钱和5块钱数量并不差多少,实际效用也未会有大差别。重要的是,可以维持一段合作关系,作为生意人,一段合作关系要比一次生意的得失更重要,因为即使对方不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但你永远不知道这段合作关系在未来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7 15:54:00

you are playing the ultimatum game with us ?

you know it pays well for participants in such a experiment in a laboratory

(just a joke. I will do it for fre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7 19:48:00

这个实验不应该在这个经济学论坛里做,应该在水吧,最好是天涯之类的不懂经济学的人做

大家都知道理性选择是无论多少都可以,在理性经济学人的前提下,或者说理性选择

让没学过经济学的人来做,我想才有研究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 21:12:00

严重同意二楼的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0 19:57:00
我觉得不要差别太大就好了,40%-50%我可以接受,另外要看分多少钱了,以及自身的经济状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2 13:12:00

我从不试图惩罚他,毕竟是放弃自己的钱,所以我会接受任何数额,即使是低于10%。

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管金额是多少,即使一块钱也是前面劳动的所得,是应得的.

下一次与别人合作提前把这个问题想好,别出现类似的失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23:55:00
我认为在这里做这个实验意义不大,因为大家随意性很大,不一定真按自己的想法来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3-19 13:02:00

对于这个问题,我要综合考虑几个方面,第一、我们的关系密切情况。第二,资金的总额。第三、我现在的资金情况,缺不缺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13 08:17:00
以下是引用arnoldzhao在2006-1-9 15:52:00的发言:

除了以上比例之外,还要看以下两方面的情况:

1、这笔钱的总金额是多少,如果是十元,我愿意损失30%惩罚对方,如果是100万元,我可能连10%都不愿意放弃。

2、我现在缺不缺钱。

我和你的意见一样,在不知道金额的情况下,的确很难选择...

关于缺不缺钱的问题...这就难免要问到人的收入问题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 20:22:00

我个人感觉这个问题的描述本身有框定效应在里面,其实这就是最后通牒博弈

在最后通牒的描述中,是回应者愿意接受的分配比例

而在此问题是,反复强调的是自己的处罚成本

一个类似于收益,一个类似于支出

在最后通牒里,我会选择30%-50%

在楼主的问题里,我会选择10%-20%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 20:22:00

我个人感觉这个问题的描述本身有框定效应在里面,其实这就是最后通牒博弈

在最后通牒的描述中,是回应者愿意接受的分配比例

而在此问题是,反复强调的是自己的处罚成本

一个类似于收益,一个类似于支出

在最后通牒里,我会选择30%-50%

在楼主的问题里,我会选择10%-20%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30 20:18:17
我觉得还是要看我到底付出了多少
如果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努力,一分一毛我都不让
如果就是一般玩玩少一点就少一点
不过这都是建立在对手的人品上的
至少我只跟我觉得人品不错的人才合作
其他曾经让我觉得还不错之后发现有问题的人
没有下一次的机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5 13:21:18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我倾向选择答案2,而这也只是一个不爽的期望值而已,我觉得答案2设计有问题;
我的理解是让事情发生和做事是有不同的收益的,控制了话语权和分配权是很容易背叛的,这就是政府决定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所以我多年不参加选举,不想把自己的独立自主交给别人来愚弄。
如果有那么一天,政府真的能代表人民的利益了,我也想学习沈丛文老先生,以入党以示庆贺(当然不同的是他想庆贺中国放卫星上太空)!因为祖国是我们的,我也热爱我的祖国和祖国的人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4 16:39:07
40%,叫做少数的多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4 00:36:20
要看看我到底付出了多少资源。如果资源不多,可以来个鱼死网破。资源多,就怎么都要捞点回报。这个问题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6 07:35:12
少于一半都会感觉心里不舒服,但是如果低于30%我就要发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9 08:58:41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31 09:41:48
你要做的是关于emotion的实验么? 有一点粗浅的建议 你的介绍里面有一些framing effect。
个人意见 说的不对不要拍砖。
放下其它方面环境控制不说,你的一开始的introduction 的framing effect有可能会使实验的数据结果普遍偏低。
另外实验选项语言要尽量选择中性语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10 20:54:34
我觉得40%-50%就可以接受了,毕竟人机手握分配大权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7-14 20:37:18
55分成啦,最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 10:37:29
看看结果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3 12:35:08
这个不就是行为经济学里的一个著名实验嘛,叫ultimatum game (最后通牒游戏),讲的就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得到的决定:无论多少都接受 vs 人的报复情绪对实际作用的影响。这个例子太有名了,好多学者论文都有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3 12:39:15
推荐lz看看神经学关于decision making的研究成果,会很有用的。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decision and desire里面就利用neuroscience的知识讲解了很多商业中的决策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7 18:46:47
除了以上比例之外,还要看以下两方面的情况:

1、这笔钱的总金额是多少,如果是十元,我愿意损失30%惩罚对方,如果是100万元,我可能连10%都不愿意放弃。

2、我现在缺不缺钱。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1103092
说的有道理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