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68 5
2009-12-06
去年年底,上海市政府组织过一个招聘团,前往纽约、芝加哥和伦敦招募从事金融服务业的海外华人。当时看起来有点像是趁虚而入。但就在现在华尔街景气上升的时候,上海市政府又要前往北美寻找更多海外人才,以帮它实现国务院赋予的一个使命:到2020年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据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称,去年招聘团一共寻得66位决意回国并在上海工作的海外专业人士。今年的代表团代表了该市17家大型金融机构,待聘岗位116个,其中风险管理类岗位需求量最大。目前为止,已有300多人在网上注册,准备参加招聘活动。
上海肯定比以往更有吸引力。可以说,它是中国最宜居的城市,而且有大量外籍人士,国际化的学校和医疗设施都是它的卖点,对于出生于中国但已在海外生活多年的人士来说,这都是重要的吸引因素,因为他们可能不想举家搬离发达国家的舒适环境。
但是薪酬问题可能会成为一个障碍。对于符合必要技能的金融从业人员,上海市政府给予了税收和其他方面的鼓励,但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政府机关,很难说做好了与海外私企奖金水平展开竞争的准备。
不过上海也有其他的诱人之处。在上海金融办周三举行的一次媒体恳谈会上,近期从美国回来的东方证券(Orient Securities Co.)高端财富管理业务总监花蕾说,中国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力。
曾在美国的雷曼兄弟和(Lehman Brothers)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等公司工作过的花蕾说,很多海外市场已经成熟,一辈子都等不到在这里的机会;大的问题在于你怎样把在国外的经验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6 19:12:48
国内没有金融人才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7 06:17:21
有趣,国外的金融人才怎么确保他们在国内也能做好,金融环境不一样,regulation不一样,所谓的经验能否补偿文化上的差异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7 11:58:35
金融理论中国化得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9 12:42:42
哎,国人还是重视“洋人”的,毕竟在学习,西方的发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9 10:55:33
北京金融机构去海外招聘了吗?北京的招聘情况如何?因为要对北京的金融人才做些研究,所以想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