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68 2
2009-12-07
2009年12月07日 14: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7日电 新西兰中文《先驱报》日前刊文说,中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是3万多处在册文物消失了。文物保护需要资金、方法、法律,这些很必要、很重要,但还都不是最主要和最关键。最主要和最关键的是要迫切修复当下中国人与文物之间的文化情感,恢复文化记忆。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是令人沮丧的:3万多处在册文物消失了!
  文物保护没有法律吗?有。文物保护没有方法吗?有。文物保护没有资金吗?虽然不多、虽然远远不够,但也不是没有,实际上,国家在逐步增大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虽然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在可见的将来,也还会一直处于弱势、被动,也一直会捉襟见肘。
  文物保护,需要资金、需要方法、需要法律,这些很必要、很重要,但还都不是最主要和最关键的。最主要和最关键的是当下的人,要有保护文物之心,要有对文物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有普遍较高的认知,乃至对文物怀有一种类似神秘的尊崇情感。
  因此,要迫切修复当下的中国人与文物之间的文化情感,恢复文化记忆。没有这种文化情感的修复和文化记忆的恢复,就没有全民对文物的自觉保护意识;没有自觉保护意识,则文物保护就只成了文物部门的事儿。而无形中,文物保护与大众形成了近乎对立的格局,那么,文物保护就永远跟不上人们对文物的破坏和毁灭性使用。
  文物延续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文化情感。十七大提出“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很难想象,一个历史记忆消失、文化价值迷茫、情感维系松散的民族,还能建立起共有的精神家园吗?
  所以,文物保护危机是中华文化的危机,也是中国人的集体生存危机,是未来的发展危机。(许石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7 18:03:19
怎么没有内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7 18:08:19

一声叹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