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8-6-21 19:32:47
clm0600 发表于 2018-6-19 17:11
非耗费劳动,都是不存在的,怎么能计量分配权力?
--------
非耗费劳动,那是你捏造出来的,专门用来混 ...
地租可以是一批粮食,粮食的价值可以购买一定量劳动,也可以购买一定量黄金,也可以换一定量货币,

——这里,粮食与劳动或黄金或货币之间如何交换或比较,才是根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2 10:12:38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6-21 09:01
购不购买B商品那是交换以后的后话,也可以购买也可以不购买,与本次交换无关。不要忘了,“媒介”本身就是 ...
“——是后话,还是要说,因为物质财富是人类根本需要,是交换的根本目的,而不是货币。物质财富——商品,是人类根本需要,是交换的根本目的,从而媒介是货币,不是商品——物质财富。”
——————————————————
用目的否认过程是徒劳的,事实上资本家买进原材料也不是目的,目的是卖出产品换回更多的货币,能说资本家购买原材料不是交换?


“媒介是货币,不是商品——物质财富。”
————————————————
你这“商品”的外延排除了图书、影剧、旅游等精神财富,已经不是经济学的商品概念了。另外你既然把商品叫做财富,那么能与商品相交换的货币难道就不是财富?而能叫财富的东西为什么不是商品?货币究竟是不是商品楼主还是再好好看看《资本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2 10:40:15
价值是个形而上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2 13:11: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7 08:38:31
clm0600 发表于 2018-6-21 09:20
单位劳动的购买力,也是不确定的!更不要说,市场上,单位劳动的购买力本身,就是由货币来表现的。
---- ...
还是说明一下:斯密的商品真实价值由购买到的劳动量来表现,100劳动量的商品,如何购买到140劳动量?
---------
直接去雇佣劳动啊,你这个都理解不了吗?还要我说多少次?
假设100劳动能生产1000斤粮食,
地主家收了1000斤粮食的地租,他用这个粮食就能雇佣雇农给他140个劳动,生产1400斤粮食啊!

——这种说法,在逻辑上是错误的。我前面已经指出这种解释不正确!
第一,1000斤粮食只有100个劳动,不可能与140劳动相交换,除非交换的东西不是“劳动”!即只有当1000斤粮食拥有的分配权力是140个劳动时,才能交换。
第二,如果说:“地主家收了1000斤粮食的地租,他用这个粮食就能雇佣雇农给他140个劳动,生产1400斤粮食啊!”,也就产生了400斤粮食的地租,140劳动的工资只有1000斤粮食,这正是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只有明确:100劳动+土地的生产力,共生产1000斤粮食!从生产力角度考察,必须考察土地的生产力才能解释地租的本质。
第三,斯密的解释,是认为利润产生于商品交换!而不是产生于生产!而你却想从生产中获得利润的源泉,行不通!当然,斯密并没有解释商品交换中如何获得利润!实际上也不能解释。利润是社会产品分配的结果,是生产关系的产物,商品交换并不能产生利润。只有从生产关系考察,才能解释利润的产生。
第四,市场上,100劳动,有时交换140劳动,有时交换120劳动,有时又交换150劳动,商品的真实价值是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9 08:24:20
clm0600 发表于 2018-6-27 10:29
第一,1000斤粮食只有100个劳动,不可能与140劳动相交换,除非交换的东西不是“劳动”!即只有 ...
第二,如果说:“地主家收了1000斤粮食的地租,他用这个粮食就能雇佣雇农给他140个劳动,生产1400斤粮食啊!”,也就产生了400斤粮食的地租,140劳动的工资只有1000斤粮食,这正是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
这只是对分配事实的总结呀,粮食一部分被劳动者占有(工资1000斤),一部分被地主占有(地租400斤),
任何价值论都不能违背这个明显的事实,不仅劳动价值论承认这个事实,其他任何价值论也都得承认这个事实。所以,这算不上是劳动价值论的特有内容,而是所有价值论的共同内容。

——你前面已经说了:斯密是用100劳动交换140劳动而获得40劳动的利润与地租的!!利润产生于交换!而这里,地主用140劳动(1400斤粮食),只交换到140劳动,地主就可得到40劳动地租!地租产生于生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9 08:35:22
clm0600 发表于 2018-6-27 10:29
第一,1000斤粮食只有100个劳动,不可能与140劳动相交换,除非交换的东西不是“劳动”!即只有 ...
只有明确:100劳动+土地的生产力,共生产1000斤粮食!从生产力角度考察,必须考察土地的生产力才能解释地租的本质。
------------
我承认土地生产力呀,我还承认太阳,空气,雨水的生产力呢!
但是很遗憾,地租是一种分配所得!只有分配权才能解释地租,单独生产力不足以解释地租。
你想靠一个生产力就解释地租,足以说明你逻辑能力不足。

——地租确实是分配所得,但生产力只是参与分配的依据!不考察生产资料生产力,只考察劳动或劳动力,就会产生剥削劳动了!你上面的推论就是这样!结果是地租是40劳动,且产生于生产。
而考察生产资料生产力,地租是40分配权力——不是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9 08:46:06
马编辑 343475558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9 08:59:30
clm0600 发表于 2018-6-27 10:29
第一,1000斤粮食只有100个劳动,不可能与140劳动相交换,除非交换的东西不是“劳动”!即只有 ...
文明时代,地主和资本家分别“扣除”了一部分产品据为己有,有了利润,有了地租,于是价值有了三个源泉。
记住了:斯密说利润是资本家扣除产品的结果,即分配的结果,哪里来的交换!

——注意:斯密是用100劳动交换140劳动而获得40劳动的利润与地租的!!这交换所得的140劳动,分为100劳动用于发放工资;20劳动为利润;20劳动为地租。而不是产品中的劳动分为工资、利润与地租。如果“地主家收了1000斤粮食的地租,他用这个粮食就能雇佣雇农给他140个劳动,生产14000斤粮食啊!”,然后市场交换,获得196劳动,就获得96劳动的地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9 17:03:49
clm0600 发表于 2018-6-19 17:07
斯密的商品真实价值量,就是购买到的劳动量。其实就是耗费劳动量,就是基于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或者说没 ...
商品的真实价值量,是商品能购买到的劳动量。
能购买,但不一定真的购买!更何谈耗费?

——这里,你掉了一个字“所”,即商品的真实价值量,是由商品所能购买到或所能支配的劳动量来衡量。
因此,一定要能购买!一定真的购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29 17:06:38
clm0600 发表于 2018-6-29 09:14
你前面已经说了:斯密是用100劳动交换140劳动而获得40劳动的利润与地租的!!利润产生于交换!
...
这里,100劳动生产1000斤粮食,劳动者工资是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1 08:46:18
clm0600 发表于 2018-6-29 18:52
这里,100劳动生产1000斤粮食,劳动者工资是多少?
--------
你连这个不会算吗?
100劳动生产1000斤粮食,劳动者工资是多少?

——1000斤粮食,真实价值是140劳动,其中工资100劳动,利润20劳动、地租20劳动。
而当你用含100劳动的1000斤粮食购买140劳动,产生40劳动利润时,140劳动只有100劳动的工资了。
第一,1000斤粮食的利润,不是产生于购买140劳动!而是产生于1000斤粮食的分配。斯密用100劳动购买140劳动来解释40劳动利润与地租的来源,是不正确的。其实这里,斯密是想用交换来解释利润与地租的真实源泉是人类“劳动”,而不是用劳动来计量分配权力。
这里,劳动者工资为100劳动;利润与地租的分配权力则为40劳动,其中,劳动仅仅表示分配权力,而不是劳动力的劳动。
第二,1000斤粮食的真实价值是140劳动,所以能购买140劳动,140劳动的工资就是140劳动。这里,劳动仅仅表示分配权力,而不是劳动力劳动了。因此,不是“100劳动量的商品,能够购买到140劳动量”。
第三,用劳动来表示分配权力,由于劳动的真实含义,往往引起误解。而当等价物尤其是货币产生以后,市场上货币已经计量了分配权力,我们就可以独立用货币计量分配权力了。

生产1000斤粮食,其中工资为714斤粮食,

——这是产品经济的产物。在商品经济中,工资,首先表现为“劳动”————分配权力,然后才能表现为产品。即劳动者工资首先是100劳动,然后才表现为714斤粮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1 09:10:07
clm0600 发表于 2018-6-21 09:16
都产生“非耗费劳动”了,劳动者耗费劳动还有什么意义?
--------
非耗费劳动是你编造的无聊概念。商品 ...
不过,市场上,劳动量是如何计量的?不管你说这商品劳动量是10小时必要劳动,还是20小时必要劳动,市场上没有表现出来,市场上表现出来的是货币量!货币量表现了劳动量或分配权力。
-----------
你没听说劳务市场吗?劳动量与工资是对应的!你也承认货币量表现了劳动量,所以劳动量还是被计量了呀,不然能通过货币表现出来吗?

这样,货币代表的劳动量的分配权力与货币代表的分配权力,是一样的,当然,用劳动量代表分配权力,就是画蛇添足了。
------------
既然货币只是一个代表,是一个符号,我们当然要知道货币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难道探寻真相对你来说是画蛇添足?那你就不要扯什么分配权力了呀,你直接说价值是货币量不就完了吗?

货币的确代表分配权力,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知道分配权的真实尺度!而货币只是一个代号!
最后,你既然说是“一样的”,那就没有错呀,那就说明斯密的价值论是分配价值论啊!还有什么可讨论的?

——货币当然表现了劳动量的分配权力,同时,货币也表现了资本与土地的分配权力。货币背后的真相就是分配权力,而不是劳动。用劳动来计量分配权力是画蛇添足。分配权力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考察的是分配权力的计量,以及分配权力的形成。这里,所谓分配权力的真实尺度,这是一个伪命题。
至于斯密的价值理论,是劳动价值论,而理由正是“商品的真实价值由商品所能购买的劳动量来衡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1 09:19:56
clm0600 发表于 2018-6-21 09:16
都产生“非耗费劳动”了,劳动者耗费劳动还有什么意义?
--------
非耗费劳动是你编造的无聊概念。商品 ...
你说用劳动量代表分配权力,能容易说明货币贬值与增值。这也是不正确的。难道单位劳动所代表的货币量增加了,就表示货币贬值了?完全不是!
------------
当然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位劳动分配到的产品增加了,单位劳动所代表的货币量就增加了,但货币并没有贬值。货币是否贬值,现在有价格指数来表示。
----------
单位劳动得到的产品增加了,说明得到产品变得更容易了,也就是产品价值降低了。
如果这时候价格不变,那只能说明货币贬值。
价值,是商品的购买力,这是它的基本定义!它包含着一个意义,就是:得到产品的难易程度。——购买力高(价值高)的东西,得到它也就更难。——什么叫得到它更难?只能通过购买劳动量来衡量!劳动量大小如实代表了难易程度。

——我已经说过,用“劳动”来计量分配权力,容易引起误解,就是你,也是这样。
在这里,你就把分配权力——劳动与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相混淆了。“单位劳动得到的产品增加了,说明得到产品变得更容易了,也就是产品价值降低了。如果这时候价格不变,那只能说明货币贬值。”,这是劳动者付出的劳动,而资本也能创造“劳动”——分配权力,你混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1 09:24:58
clm0600 发表于 2018-6-21 09:20
单位劳动的购买力,也是不确定的!更不要说,市场上,单位劳动的购买力本身,就是由货币来表现的。
---- ...
单位劳动的购买力,也是不确定的!更不要说,市场上,单位劳动的购买力本身,就是由货币来表现的。
---------------
用货币表现,而货币的购买力你承认是不确定的,那么你根据什么说劳动购买力不确定?

——同一劳动者,不仅工资会变化,购买到的产品数量会变化,劳动购买力就不确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1 09:31:20
clm0600 发表于 2018-6-21 15:30
难道所有商品真实价值,都是通过雇用劳动者干活来实现?
---------
你知道它能雇佣劳动者干活就行了,不 ...
难道所有商品真实价值,都是通过雇用劳动者干活来实现?
---------
你知道它能雇佣劳动者干活就行了,不见得真的去雇佣啊!
商品价值,是商品所能购买的劳动量。这只是说明一种能力,不见得非要真的运用这种能力。
比如说,你现在住的房子值1000万,就是说它能换1000万货币,但你不见得非要把它卖了呀!

——这是二码事。斯密是用商品的真实价值,由购买到的劳动量来衡量,从而说明真实价值是劳动——劳动价值论。当然,只有当劳动量得到实现时,才能证明真实价值是劳动——劳动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1 09:41:43
clm0600 发表于 2018-6-21 15:36
正好相反!劳动有多少分配权力,由货币来表现。纸币本身就是一张纸呀!劳动能获得多少张纸,就是劳动的分 ...
正好相反!劳动有多少分配权力,由货币来表现。纸币本身就是一张纸呀!劳动能获得多少张纸,就是劳动的分配权力。并且,这些纸度量了物质财富——商品。
------------
你知道货币只是个表现就好。那就是劳动的分配权力才是内在的真实的价值,货币不过是其表现罢了,不过是个虚拟符号罢了。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内在真实的东西,而他考试的分数,不过是其水平能力的表现罢了,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资本与土地也参与分配,分配权力就不是劳动的表现。其实,在市场上,即使是劳动,分配权力也不同,价格与商品价值量的不同就是证明。因此,只有用货币计量分配权力,在市场上,个别劳动的分配权力不同,就由货币来表现。而我们抽象出一般生产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分配权力,来考察个别劳动形成价值的规律。
在这里,货币计量了分配权力,劳动仅仅是形成价值——分配权力的一个生产要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1 09:51:39
clm0600 发表于 2018-6-21 15:41
我上面已经说了:正好相反!劳动有多少分配权力,由货币来表现。纸币本身就是一张纸呀!劳动能获得多少张 ...
由纸币来表现,那就说明,纸币只是镜中虚像而已,只是虚拟代号而已,
而劳动的分配权,土地和资本的分配权,这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要想计量别人的分配权,自己先得有分配权;要想计量其他物的长度,自己比先有长度,这个基本的常识你都没有吗?
一张纸片子,如果不先通过某种方式确定其价值,你如何用它来衡量其他物的价值??

——纸币就代表劳动的分配权,土地和资本的分配权。
纸币没有劳动量,却能代表一定劳动量;同样,纸币没有分配权力,却能代表一定的分配权力。这是基本常识。物的计量与生产关系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1 10:18:01
clm0600 发表于 2018-6-29 18:49
这里,你掉了一个字“所”,即商品的真实价值量,是由商品所能购买到或所能支配的劳动量来衡量。
因此, ...
有没有这个所字,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不一定要购买,只要有能力买就行。

——要不要购买,还必须看下面:“劳动不仅衡量价格中分解成为劳动的那一部分的价值,而且衡量价格中分解成为地租和利润的那部分的价值”。只有购买了,才能衡量地租与利润的那部分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1 13:26:58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7-1 08:46
100劳动生产1000斤粮食,劳动者工资是多少?

——1000斤粮食,真实价值是140劳动,其中 ...
第二,1000斤粮食的真实价值是140劳动,所以能购买140劳动,140劳动的工资就是140劳动。

——因此,是40劳动——分配权力获得的粮食与40劳动——分配权力相交换。这里,利润与地租的40劳动的源泉,不是交换到的40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1 16:33:52
clm0600 发表于 2018-7-1 13:12
“劳动不仅衡量价格中分解成为劳动的那一部分的价值,而且衡量价格中分解成为地租和利润的那部分的价值” ...
“劳动不仅衡量价格中分解成为劳动的那一部分的价值,而且衡量价格中分解成为地租和利润的那部分的价值”。只有购买了,才能衡量地租与利润的那部分的价值!
----------
只要知道能购买到多少就行了,何必真的购买?

一头牛,我只要知道它在市场上能换2只羊就行了,何必真的去换成两只羊!

——斯密是用商品交换来论证“地租与利润来源于劳动——交换到的劳动”,当然必须交换并且交换到!
至于一头牛在市场上能换2只羊还是10只羊,我不一定购买,但别人一定购买了,从而我才能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3 08:25:50
clm0600 发表于 2018-7-1 17:34
斯密是用商品交换来论证“地租与利润来源于劳动——交换到的劳动”,当然必须交换并且交换到!
-------- ...
斯密本来也没有用购买140劳动来解释利润和地租的来源,恰恰相反,他用工资、地租和利润来解释140劳动的来源。
斯密说的很清楚,工资,地租,利润是商品价值的三个来源!你居然还敢明目张胆地颠倒黑白!

——确实,斯密说“工资,地租,利润是商品价值的三个来源!”,从而利润与地租的来源是什么,又成为一个问题。不过,斯密又说:“这三个组成部分各自的真实价值,由各自所能购买或所能支配的劳动量衡量”,从而“劳动不仅衡量价格中分解成为劳动的那一部分的价值,而且衡量价格中分解成为地租和利润的那部分的价值”。因此,斯密是用购买劳动来论证“利润与地租来源于人类劳动——活劳动”,从而马克思说斯密还是坚持劳动价值论——尽管不是劳动创造价值而是购买劳动,而李嘉图则是倒退了,认为利润与地租来源于物化劳动形成价值。
我总结一下:
第一,产品中的工资,利润,地租,都用所能交换到的劳动来衡量,是论证利润与地租来源于人类劳动——购买到的人类劳动。衡量的愿意就是来源。因此,利润与地租的来源是什么,成为一个问题。也正因为说利润与地租来源于人类劳动——购买到的人类劳动,从而需要所有的商品交换来证明。
第二,商品生产者不是为自己生产产品,而是为别人生产产品,产品必须出售或交换,从而我们也就从这些商品交换中,看看利润与地租,是否都用所能交换到的劳动来衡量。商品必须交换,而不是不一定交换!
第三,1000斤粮食只含100劳动,市场上确实能购买140劳动,为什么能这样?我们还要分析其它商品交换,来发现这一交换的本质!如1000斤粮食与一台电视机的交换、1000斤粮食与4台电风扇的交换,等等。后二者,1000斤粮食含100劳动,不能交换到140劳动了,为什么?
因为价值是分配权力。1000斤粮食含100劳动,从而拥有100劳动的分配权力,同时,资本与土地又拥有40劳动(只表示分配权力)分配权力,从而1000斤粮食含有140劳动的分配权力;市场上140劳动只有140劳动的分配权力,从而1000斤粮食只含100劳动,但市场上能购买140劳动。因此,1000斤粮食只含100劳动,市场上能购买140劳动,不是因为100劳动,而是因为资本与土地拥有分配权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3 08:32:15
clm0600 发表于 2018-7-1 16:10
第二,1000斤粮食的真实价值是140劳动,所以能购买140劳动,140劳动的工资就是140劳动。 ...
你的表达一直是混乱的,说明你的脑子也很混乱。
140劳动的工资,是价值140劳动的产品(粮食)。

——不是我的脑子混乱,而是你的表达一直是混乱的,说明你的脑子也很混乱。
物质财富之间是不能比较的,价值才产生,因此,工资、利润与地租首先表现为价值量或劳动量(劳动仅仅是分配权力),然后才表现为各种商品或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3 08:51:35
yangfw 发表于 2018-6-22 10:12
“——是后话,还是要说,因为物质财富是人类根本需要,是交换的根本目的,而不是货币。物质财富——商品 ...
我并没有说商品与货币交换不是交换,只是说货币是交换媒介,交换媒介不是商品。
货币,作为十足的金属,是商品。但货币不一定是商品,只是交换媒介,如纸币。因此,货币,作为十足的金属,是商品,是物质财富。同时,货币作为价值——分配权力的物的存在形式,从而成为社会财富的存在形式。注意物质财富与社会财富的区别。
至于说:你这“商品”的外延排除了图书、影剧、旅游等精神财富,已经不是经济学的商品概念了。这你肯定误会了。分配的对象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是商品。只是我经常说物质财富而不说精神财富,是由于价值是财富的社会存在形式,单纯说财富会引起混淆,而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现在还没有一个共同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3 08:53:35
包不同 发表于 2018-6-22 10:40
价值是个形而上的问题
价值绝对不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你拥有的货币——购买力,是实实在在的,是形而上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3 09:31:24
难能可贵,支持一下
尚未看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3 10:48:24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7-3 08:51
我并没有说商品与货币交换不是交换,只是说货币是交换媒介,交换媒介不是商品。
货币,作为十足的金属, ...
我并没有说商品与货币交换不是交换,只是说货币是交换媒介,交换媒介不是商品。
货币,作为十足的金属,是商品。但货币不一定是商品,只是交换媒介,如纸币。因此,货币,作为十足的金属,是商品,是物质财富。同时,货币作为价值——分配权力的物的存在形式,从而成为社会财富的存在形式。注意物质财富与社会财富的区别。
至于说:你这“商品”的外延排除了图书、影剧、旅游等精神财富,已经不是经济学的商品概念了。这你肯定误会了。分配的对象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是商品。只是我经常说物质财富而不说精神财富,是由于价值是财富的社会存在形式,单纯说财富会引起混淆,而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现在还没有一个共同概念。
你前言承认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是交换,后语又否定了这是交换,“交换媒介不是商品”?人家小名叫交换媒介,大名叫商品,你因为人家的小名不叫商品就武断地否定了人家不是商品,这不符合逻辑和以偏概全了吧。

随着社会的历史发展,商品的形式在不断地变化,比如记载文字的材料在古代还是龟甲和竹简,演变到千年后已经是纸张而至当今已经是虚拟的电子化屏幕了,那么货币形式的变化为什么就要被另眼相看?就要以其脱离了金属外壳为由就不再认其为商品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7 08:23:16
yangfw 发表于 2018-7-3 10:48
你前言承认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是交换,后语又否定了这是交换,“交换媒介不是商品”?人家小名叫交换媒介 ...
交换,是一行为,是物与物的交换。货币虽然不是商品,但是物,从而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是交换。而商品,具有特定意义,是用于交换的产品。纸币不是产品,也就不是商品。也许你会说,纸币也是生产出来的,但生产出来的是一张纸,不是纸币。纸币作为一张纸,是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7 08:28:55
lykd05130 发表于 2018-7-3 08:53
价值绝对不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你拥有的货币——购买力,是实实在在的,是形而上学的?
那个叫价格。

——价格就是价值的存在形式。
劳动价值论中,往往把价值与价格割离开来,这本身就说明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
价值与价格是同一性质的东西,价格就是价值的存在形式,是价值的外延。如果价值与价格不是同一性质的东西,如何进行比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7-7 08:31: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