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094 46
2018-06-09

耗费补偿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新时代发展

黄焕金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揭示价值“表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公理”,引申出价值的“效用财富”与获得这些效用财富所必须付出的耗费两个属性。然后再将这两个属性自然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价值的本质特征:价值是最小耗费获得最大效用。本书重点放在获得一定的效用财富所付出耗费的演变规律上,特别强调要以尽可能小的耗费去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反对不讲耗费付出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财富增多。我们知道当今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如果这种增长是以巨大的资金与资源耗费而获得的,则无法为这种粗放模式下的迅速增长而高兴。我们不能仅强调效用财富量的多少,更要考究我们是付出了多大资源、资本、环境等等的代价耗费才能得到这些效用财富的。

本书承传了马克思以最小耗费为基本精神的劳动价值论,并且有了新的发展,因为,它不像许多价值论那样,局限于以物的价值为范畴,而是具有了更高的立意,即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也就是以“人的生活”为价值立意。适逢新时代的今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本国家目标。所以,这里的价值论,也可称为“新时代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新时代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6-9 16:10:07
前 言
本书成书于2002-2006年之间,书中一些地方还带有那个时候的痕迹,比如有“改革开放20多年来”这样的说法。今天,改革开放恰好40年了。不过,作者仍然认为此书中的思想是具有长久意义的。比如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有效供给”及所包含的对经济质量的更加注重,说明当时作者就已经从理论上导出应更加注重供给侧方面。时至今日,国家从原先着重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转向对质量的更加注重,说明书中的要点并不过时并且具有一定的引领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9 16:11:55
目 录
序 言        5
第一章 价值的本质        7
一 价值的最高意义与价值的经济意义。价值的“人本”性        7
1 价值的最高和最终意义        7
2价值是效用及获得效用的难易程度        8
二 价值既越大越好,也越小越好;两个背反属性互为依存        11
三 人类劳动是代价耗费的基底        13
第二章 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基底。其它生产要素的作用        15
一 劳动如何成为价值形成的基底?        15
二 工具对于人类劳动的意义        18
三 其它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价值以成本的形态出现在产品中        19
四 马克思关于价值越大价格越“贵”的思想        20
五 市场竞争使物品价值压缩到最小---帕累托最优化与利益共赢程度        21
六 自然物品的“自然价值”        24
第三章        价值规律与价值本质规律        27
一 价值规律及价值实现。诚信及价值实现中的摩擦力        27
二 价值本质规律        29
三 价值本质规律下的两种分配方式        33
四 价格为什么要绕价值上下波动?        35
第四章        “购买力贮藏”相关问题        37
一 购买力及其贮藏。投资理论的“凯恩斯难题”        37
二 需求乘数与供给乘数—对凯恩斯乘数理论的突破        41
三 货币的支付手段与贮藏功能        43
第五章        价值与交换价值        46
一 物品的个别耗费与社会耗费        46
二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同一与差异        48
三 价值作为一种“交换能力”是如何得来        50
四 “剩余产品”应该与“剩余价值”相分离        51
五 生产率提高时个别物品价值的减小与总物品价值的增大        53
六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正比”及将价值片面等同于财富的错误性        55
第六章        代价耗费的最小化与获得效用的最大化        59
一 物品价值的最小化与劳动力价值的最小化        59
二 劳动生产率提高下劳动者的获得如何增长        61
三 科技活动中的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人类劳动由繁到简的“工作包”的形成        63
四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价值问题        65
五 物品价值最小化与购买力最大化        66
六 消费品满足人的需要的两种方式。人对消费品的满足程度        69
七 价值规律、边际效用规律及供求关系        73
1 成本与效用        73
2 价值与供求关系        75
八 是供求均衡决定价值还是价值决定供求均衡        78
九 价值本质规律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价值悖论”的解释        80
第七章        利润率趋向下降对要素价值论的否定意义        84
第八章        低效劳动为高效劳动创造价值        88
一 市场共同体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88
二 商品价值随市场共同体的不同而变幻莫测        89
三 一个商品的价值大小以别人同类商品落后低效的劳动为衬托背景        91
四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价值实现”即交换价值        93
五 直接雇佣劳动只创造剩余产品而不创造剩余价值        94
第九章        必要劳动价值论        96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        96
二 价格维持论        102
三 马克思必要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04
第十章        价值的本质属性:代价耗费及其补偿        108
一 价值的本义        108
二 由价值的本义引申出来的价值的经济意义        108
三 价值的“耗费---补偿”特性        109
四 代价耗费的直接补偿与间接补偿        112
五 取消商品交换条件后产品还具有价值吗        117
六 价值决定及价值实现        120
七 价值为零与价值实现---人类追求的经济目标与人类经济的追求目标        122
第十一章 生产力发展与生产过剩危机        124
一 马克思关于生产过剩危机与生产力继续发展成正比的观点        124
二 生产过剩危机可由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而缓解和暂时消除        125
三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容纳说与扩展说        127
第十二章 耗费补偿价值论的现实经济意义        132
一 有效供给创造需求        132
1 凯恩斯主义的有效供给特征        132
2 有效供给的实际意义        134
3 有效供给的创新意义        135
4 有效供给与单纯扩大需求        137
5 全球化下的有效供给意义        138
二 一个行业的充分竞争是其它行业充分发展的前提        139
1 国民经济的行业分工结构        140
2竞争增长原理        142
3 基础行业提质降价的基础意义        145
4 分工水平由市场大小决定及分工水平决定市场大小        146
5 劳动力行业        148
三 内生于市场的ZF---“受理投诉”的ZF作用模式        149
1 ZF作用的基本问题        149
2 市场经济条件下ZF作用的模式        150
3 内生于市场的ZF        152
4 人的权利        153
第十三章 终结篇---价值本体与物的价值成反比        155
一 价值与物的价值属性        155
二 价值本体与物的价值成反比        15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9 16:24: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10 09:19:42
序 言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过剩商品’并反而引起的贫困问题,有头脑的人肯定会问:为什么不能将它们免费赠送出去以解决人们的贫困问题?不能!因为它们还有价值。这是本书关于价值(确切地说是物的价值)的基本观念。
  价值越大,过剩就越严重,相反,价值越小,福利性的“赠送”就越可以。过剩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商品数量过多的问题,而是其价值过高的问题。
政治经济学中,价值确实是一个相当费解又难以挥去的难题。每个人凭自己的直觉,都知道价值表征着一种有用性、效用,一种使用价值,因此当我们说“创造价值”时我们自然会想到效用财富的更大创造。但在此同时却没有几个人考虑过:这种“创造价值”会花费人们多大的代价,即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些效用财富的?是难得呢还是容易得到?这表现了价值“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属性。
长久以来,作者都怀抱这样一个“幻想”:希望人类通常所用物品能够免费,不再耗费人的辛劳代价就能得到,从而增进人类的生活福利。所以,我们可以说:价值理念的本体意义是指“效用财富”,指物品的有用性;但在此同时,获得这些物品财富所花费的“代价”自然也要包含在价值的应有之义中。我们不能抽象地说我们想要某个物品,比如金银财宝之类,我们同时还要问:我们需要花费多少代价才能得到这个物品?如果不说这一点,那我们要得到任何物品的想法都是空洞不切实际的。因此,特别提请读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要充分注意这个思路。这是本书的基础思路,也是表征它与众不同的根本点。一般来说,人们都是用“财富的数量”来衡量财富的多少,这里则是用“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来衡量财富的多少,因为,如果获得财富的困难程度增大,就说明财富是缺乏的,相反,如果获得财富的困难程度减小,则说明财富渐渐充足起来。因此,反映劳动价值论的“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与反映财富对人的满足程度的“效用价值论”,是相辅相成的。
本书所包含的专题有,对马克思“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深入专论---低效劳动为高效劳动创造价值;必要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价值的本质属性:代价耗费 及其补偿;对自然物品价值问题的探索;对价格偏离价值上下波动的解释;对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价值问题的解释;提出“需求乘数”与“供给乘数”的划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过剩危机。
以独特的视角对劳动价值论抱肯定态度,这对以要素价值论、需求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来否定劳动价值论的“潮流”,无疑具有辨证意义。本书通过提出“价值本质规律”,而对价值规律作了重大发展,使价值规律不仅包含着等价交换的情形,而且也包含了动态性非等价交换的情形,揭示了价值作为“代价耗费”趋向最小化的规律性,从而以另一种方式顺应马克思关于“价值只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思想。
本书揭示了耗费与补偿之间某种复杂的均衡机制,是经济的“能量守恒定律”。耗费了的,必定以某种方式进行补偿,就象物质不灭与能量守恒一样。耗费补偿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规律,其均衡性是主导人类经济运作的基本机制。
另一个关键点是:本书所论述的价值概念,是以“个别价值”作为出发点展开论述。这与许多人将价值直接看成“社会价值”,而将价值的社会性凌驾于价值的具体个别性相反。在此,把社会价值看成所有个别价值的汇合的结果,从而将社会价值还原为个别价值,是一个基本的构想,是理解本书所述价值概念的枢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10 09:24:04
怎么没见wzwswswz回复?理论体系是具有将一个领域甚至整个世界统摄于其中的,而不是片言只语的几句话就讲是理论体系的。看来wzwswswz并不懂这个道理。出发点可能是简单的,就象马克思从“人要吃饭”这么简单的常识出发,而构建历史唯物主义那样。但是,从这里出发可能构建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因为作为理论体系,能够做到内部不产生根本性或重大性矛盾(小矛盾肯定无法避免),是极难做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