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讨论供给曲线时特别是讨论均衡价格时,局部均衡的情况下,需求曲线是不变的。在需求曲线不变时,供给曲线会是什么样子呢?
在需求曲线不变时,如果价格上涨,那么显然是供给量减少导致。价格持续上涨,是因为供给量持续减少。价格持续上涨所形成的供给量与价格组合,一定是在需求曲线上。
在需求曲线不变时,如果价格下跌,那么显然是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持续下跌,是因为供给量持续增加。价格持续下跌所形成的供给量与价格组合,一定是在需求曲线上。
以上,我们将供给量理解成为成交量或售出量。
如果供给量不是成交量或售出量,而是比成交量或售出量大的提供销售量,也就是说在每一价格时,都有提供出售量大于售出量,即每一价格都有库存量。那么提供销售曲线一定在需求曲线右侧,与需求曲线没有交点。
如果供给量不是成交量或售出量,也不是提供出售量,而是生产量,那么生产曲线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时要看价格是在什么位置。如果价格在高位,理论上生产者将增加生产量;如果价格在低位,理论上生产者将减少生产量。
事实上,由于产量受生产能力等因素影响很大,增加生产量与减少生产量是难以确定的,也就是说无法得出准确的生产曲线。但我们假设,生产者可以调整生产量。
这样,生产曲线有两种可能:价格高位,生产曲线在需求曲线右侧(增加生产量)形状难以确定;价格低位,生产曲线在需求曲线左侧(减少生产量)形状难以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生产曲线与需求曲线没有交点。
总而言之,在需求曲线不变时,不会出现斜向上的与需求曲线相交的供给曲线,无论供给理解为售出、提供出售还是生产。
当供给理解为售出时,供给(售出)与需求曲线重合,是需求曲线的一部分;
当供给理解为提供出售且提供出售量大于售出量时,供给(提供出售)曲线在需求曲线右侧,与需求曲线没有交点。
当供给理解为生产,且遵守价格高位增加生产量价格低位减少生产量的生产定律时,供给(生产)曲线在价格高位时在需求曲线右侧在价格低位时在需求曲线左侧,与需求曲线没有交点。
在需求曲线不变时,不可能存在斜向上的供给曲线,那么均衡价格理论自然是错误的理论。但是市场价格确实是存在的,市场价格也确实是需求与供给决定的。市场价格是现实的。我们知道,在每一个市场价格一定对应一个成交量,这个成交量在一定时期是确定的。我们无妨假设在一定时期某一价格可能售出的商品量为供给量,这个供给量在价格数量坐标轴中用垂直的供给量线表示。显然供给量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的价格就是市场价格。用现实的垂直的供给量线替代了不存在斜向上的供给曲线,均衡价格理论变成了市场价格理论。
如果我们稍加留心。我们会发现,只有售出量与价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提供出售量、生产量很难与价格有准确的对应关系。既然供给量是与价格一一对应的,那么我们只能将售出量(必然的可能的或现实的)视为供给量,这样我们才能在需求与供给的范畴内讨论价格。
在需求曲线不变时,供给(售出)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是需求曲线的一部分。
在需求曲线变化时,新的供给(售出)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重合,是新的需求曲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