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的《中国经济专题》对我影响甚深,我几乎是此书及林先生的门徒,很多成形的思想都源于此处。对比较优势理论也是前所未有地相信。我理解了文中的精髓: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的企业是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推及个人,就是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在竞争中以巧取胜。这套理论被我运用到生活中,对我影响确实很大。我很快去挖掘自己的兴趣点和长处,逐步培育并见证其成长的过程。乐在其中。
然而,黄树东的《选择和崛起》读到中间我得到了新的认识: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限制一个国家全产业繁荣的角色,从而导致使后起国家可能永远落后于霸权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局面。自由贸易是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快速途径,比较优势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如果发展中国家只注重发展其所谓的“优势产业”,结果就是被逆向选择地钉死在低端产业上,高端产业则要仰仗发达国家,这样这个国家就没有崛起之日了。
对于个人的启示也很明显,那些重要的能力和素质、知识,虽然我们暂时不具备或者不如别人,但是也要艰苦创业般的培植起来,花钱请别人做不如把钱拿来学习怎么做。形象一点说,请个司机不如把请司机的钱省下来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