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12月10日报道,8日,哈尔滨水价听证会正式召开。13名消费者中只有一名退休教师坚决反对涨价,但却得不到发言机会。而消费者代表中的“退休职工”、“下岗职工”身份存疑,一位“退休职工”告诉记者,他是哈尔滨现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不到退休的年龄,也不是退休职工。
价格听证会成为了“潜伏”的战场,你是董事长不要紧,你是退休干部也没关系,事先“潜伏”进消费者代表中,你身份就是退休职工、下岗职工,而真正的消费者代表、退休职工,就到一边凉快去吧。
还真得感谢记者的细心调查,不然很多人可能就被这一幕“潜伏剧”给忽悠过去了。经记者调查,13名消费者代表中下岗职工谷孝发是该市信访局退休干部,并非下岗职工。还有更悬乎的,消费者代表中的“律师”李民竟振振有词地说,“国家有法律规定,水价三年一调整,调整的幅度为8%~10%”,可记者在全国律师网站上查询,并未看到黑龙江省有叫做“李民”的律师。
《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规定,政府制定价格听证会,参加人的人数和人员的构成比例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听证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中消费者人数不得少于听证会参加人总数的五分之二。行,不是要有一定比例的消费者代表吗,我们就多安排几个,打打“潜伏”,一切按着我们的意思操作,不想涨价也难啊!
听证会玩“潜伏”无非就是想涨价。在这个听证会上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听证会进行到9时38分时,第六名听证代表已经发言完毕,这时消费者代表、退休职工刘天晓突然高举右手站起身,并高声说道“主持人不公”,随后将一瓶还未喝完的矿泉水扔到地上。他激动地表示,从听证代表发言开始,他就一直举手要求发言,但一直都没被主持人叫到名字,这明显不合理。9时45分,刘天晓终于得到了发言机会,并详细阐述了反对涨价的理由。刘天晓说,他感到遗憾,他本来是代表诸多消费者行使合法权利来的,不应该获得个发言机会都这么困难。
看看,需要怒砸矿泉水瓶才能争取到听证会上的发言资格,如此听证,能听出什么、证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