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671 14
2009-12-11
就中国目前的现状看,存在大量的贸易顺差,每年央行增发一定的货币量。中国现在实行的是强制结汇政策,即外汇最终基本上由央行购买持有。而央行可通过其本身向银行提取的基础货币,即准备金来购买;同时央行本身也具备增发钞票的能力,那么为什么银行不通过准备金来购买,而是通过增发钞票来购买呢?还是说央行两种方式都采取了,只是根据对货币管理的需要进行灵活处理?毕竟,央行增发钞票,有造成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而反通货膨胀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是央行实行货币政策的一个最终目标。感觉有点矛盾。请指教,回答时烦请讲明理由,非常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11 15:37:57
银行准备金所有权是属于银行的,只是出于制度安排存放在央行.
外汇结汇是个人或企业将外汇卖给央行,所以必须由央行直接购买,也就是增发基础货币.基础货币转账到个人手中后再存入银行,从而进入流通领域.

央行确实需要控制通胀,因此,采取了各种方式对冲这些基础货币的影响,比如调整准备金率,比如发行各种央票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1 16:08:06
“银行准备金所有权是属于银行的,只是出于制度安排存放在央行.
外汇结汇是个人或企业将外汇卖给央行,所以必须由央行直接购买”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么个人的存款放在银行,其所有权也是属于个人呐,银行却是可以拿去放贷创造利润的,也就是利用了存款的使用权。所以我还是有疑问,为什么央行就不能有类似的操作,央行对准备金部分是给利息的吧,给商业银行放贷款也是收利息的,其操作上与商业银行的操作从这点上看也是一样的。如果央行如此操作的话,也是很方便的啊,咋就不能这么干了呢?如果没有其他考虑的话,我想很多人都不排除这种做法吧?继续请教,谢谢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1 16:18:11
存款准备金是要用来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的,本来就不多,央行不能挪用。挪用了商业银行就玩不转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1 19:24:09
嗯,看来主要的问题还是准备金与存款比例的问题,就目前金融机构14.5%的准备金率,其创造的存款数额7倍左右,确实有需要将这部分作为防范挤兑风险的保障。但估计是个量的问题,所以增加的货币才需要回笼。简单举个例子,假如x8年贸易顺差100亿,则可能需要增发100亿,同时发行央票100亿回笼。x9年顺差200亿,则只需增发货币100亿;若x9年贸易顺差还是100亿,估计就可以用原来的回笼的100亿钞票购买外汇则可吧,不需要再重新增发货币了。但如果这样可行的话,由于增发货币所导致的通货膨胀隐患则可在这样的操作中消除,但为什么就近年的情况看,都有关于由于外汇增发货币而导致流动性过剩的说法呢?请请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1 19:57:26
另外再补充个类似问题,就是央行购买国债的时候,用的是不是准备金,还是一样靠增发货币来满足。有人说靠的是准备金,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购买外汇是不是也可不用增发货币这个途径。假设购买债券只能用准备金,当****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增发大量国债,而如果货币当局需要实行同样的宽松政策,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国债,但如果这时候增加的货币来自准备金,那么准备金自然减少了,减少后的准备金是否能够保障提现的需要呢,如果不能够,那么则可能提高准备金率,这个时候也就将原先投入市场的货币收了回来。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这个时候可能抵消,或者大打折扣。央行是如何避免这个问题的呢?还是我的猜测出现逻辑上的误区呢?请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