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中国需要积累和控制内需
中国最紧迫需要的是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财富增加了,然后才可以有足够的消费,在美国的体制下的消费,是发展后发达社会的消费,中国在发展建设期间,更多的需求应当是在建设上,中国与美国社会是有50年以上的差距的,我们想一下美国在二战前有这样多的内需消费吗?那个时候西方世界是马克思描绘的血汗工厂。而且我们还要注意到的是对于日韩等等发达于我们的亚洲国家也是在积累,日韩的普通公寓也是很狭小的,而且是与父母合住的,其服装、食品等等的价格是高昂的,更多原因是他们的劳动力价格高的原因,如果以个人资源消耗和同等劳动量来衡量他们的消费的话,中国很多的大城市的消费已经超过他们了,我们的经常下馆子、请保姆的生活,是西方普通阶层做不到的。我们再想一下我们如果要满足每一个中国农民都可以每天洗一个热水澡这样的不过分的要求,我们的水资源够吗?我们的环境承受的了吗?不仅仅是资源是否足够,就是给我们环境的压力,也难以解决!我们的经济发展的市政、环保等等配套建设没有跟上,这样的拉动内需还会让我们的家园变成垃圾场,环境的恶化会极大地抑制我们将来的发展。
对于中国的内需,中国需要的是要控制内需,让中国的资源紧缺不要被西方过于卡住脖子,在世界的资源市场采购资源,我们需要的就是先满足中国发展需要的资源,中国要发展肯定要有代价付出,就如你的企业要发展也要从苦日子开始,中国要赶超世界的时候绝对不是与西方一样的快乐奢侈时光,就如在二战以前日本的经济远远比中国发达,但是日本的民间生活水平并不比中国要高,中国的内需起来需要的是足够的资源保障要得到解决,西方的资源版图是我们比不了的,西方的内需增加与我们的内需增加所不同的就是他们掌握了资源,我们的内需增加如果没有资源保障的结果就是要与我们的经济发展争夺资源,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供给能力,供给不足的关键还是资源的稀缺性。就如我们的房地产,老百姓要住好房子实际上是当前中国民生中老百姓最需要的需求和消费了,这样的需求释放后结果又如何呢?住房的需求的刚需所造成的土地、房屋的价格暴涨,就会危害其他行业的发展,但是这样的需求是我们十几年来房改刚刚释放的,西方的住房是几代人建设的,而中国经济发展释放出来的需求是要十几年就完成,其结果一定是价格的非理性和推动通货膨胀。对于这样的情况需要的就是控制住需求让他逐步释放,使之成为中国长期发展的动力,而不是突然释放产生通胀以后,造成经济低迷又后续的需求难以为继。
C、中国内需的特殊情况
这里我们还要注意到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一个不同,西方世界不仅仅是有大量的资源储备,在需求增长之时可以满足社会的供给,更大的差别在于西方是一个信贷消费的社会中国是一个存款消费的社会,在西方如果是内需旺盛导致通货膨胀,贷款的利率就要增加,还贷的压力将使得老百姓手里可以消费的钱更少,老百姓也没有多余的存款进行投机,这样价格的上涨和通胀就很好的抑制了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中国的情况就大大不同了,中国是老百姓几乎人人都是有多余的钱存银行,即使是贫困人群也要储蓄保命钱应付急需,需求旺盛发生通货膨胀后,老百姓就会恐慌性的把所有的存款给提取出来买东西,产生恐慌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使得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是畸形的。因此中国会比世界其他国家更加容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
中国人口太多资源有限,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带来了供给不足的通货膨胀的资源基础,如果要按照西方的资源消耗标准发展我们的内需的话,世界的资源全拿来也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即使是我们的消耗人均是美国的一半的一半(美国总量是世界的45%,人口是中国的五分之一),也就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世界的中等水平,中国也要消费超过美国消费的资源,也就是中国和美国消费光全世界的资源还要多,因此中国的内需增加的同时,一定是要国际上的西方国家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消费的事情,这样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即使是可以发生的,也不可能很快的变化。大家可以想一下,美国已经占有世界资源的45%,世界还有欧共体和日本亚洲小龙两个发达的国家群,而中国有世界20%的人口,即使是平均的20%的世界资源,对于中国来说世界都没有空缺。
我们要看到的是除了美国控制和占有世界一小半的资源拉动内需有足够的保证以外,欧洲国家的人口土地只是中国的一个省,即使是世界老二的日本也只是中国的一两个大省,俄罗斯世界国土最大资源众多人口也就是中国三四个大省,因此他们拉动内需对于世界的资源的消耗与中国也是不同的,他们是中国的十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而对于香港、新加坡这样的国家或地区规模不到中国的百分之一,他们的资源需求的增长对于世界就更可以忽略。这些国家的需求不可能同时增加的,他们的需求是互相竞争此消彼长的,所以对于中国之外的上述国家拉动内需给世界的资源市场所造成的紧缺和市场变化是与中国不能比的,而且他们的拉动内需的背后就是向世界买入资源,是一个国家资源流入的过程,资源流入当然是一个国家发达的过程,而且这样的过程对于世界资源市场的作用有限,不会造成资源价格的过度上涨。但是对于中国就是不同了,中国的拉动内需是要改变世界资源版图的,会造成世界的恐慌和被世界的投机者利用金融工具把价格炒作到天价,这样的资源价格上涨直接催生国内的通货膨胀,国内的通胀又直接威胁中国的外汇安全给世界带来更大的投机,造成恶性循环,这是世界金融大鳄的盛宴和中国发展的陷阱。
中国的情况的特殊不能按照世界的惯例进行讨论,因为其他国家的内需拉动可以不改变资源版图,中国是要改变资源版图的,是有一个资源效用的相对性的。比如对于粮食,世界的其它小国可以放弃粮食自给的政策,粮食不足一个国家不卖给你总有其他国家卖给你,而中国要是粮食不足,只有美俄这样的国家有可能解决中国的粮食需求,而且前提是美俄需要提前开动他们的农业生产,也不是立即就可以办到,中国如果出现恐慌农民惜售同时居民要多自储一年的粮食,当即就可以让中国的粮食需求上涨一倍以上,整个世界谁能够提供中国一年的粮食消费量?如果出现粮食危机,中国对于产粮国的依赖一定是国家主权的又一次不平等的开始。所以我们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成功和拉动内需,不是可以简单的借鉴的,他们的经济模式与我们是有本质的不同的,关键就是他们的内需量变化对于世界资源市场再分配的作用与中国是根本不同的。
唯一与中国可以类比的国家就是印度,印度的人口也会有中国类似的问题,但是印度的经济起飞远远落后中国,他们的需求基数很低,总的数量是很低的,还没有像中国这样的遇到资源瓶颈,同样的增长率资源的需求绝对数量差距巨大,就如中国10年前也不会有今天的资源压力,所以印度在当前的需求发展也不会有中国这样大的资源供给压力,但是以后也会有中国资源紧缺的类似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最直接的就会与中国发生冲突,我们也要深刻认识我们这样的竞争对手。
——转载自“谁是谁非任评说”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