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谐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重视人的自我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人, 关键在人【14】。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21】。自我和谐是C,Rogers人格理论中的概念,是指自我内部的协凋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根据C,Rogers的观点,自我是个体的现象领域(包括个体对外界及自己的知觉)与自身有关的知觉和意义。同时,个体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的机能。并且,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大多数都与其自我观念相一致。如果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一种“不和谐”的状态。为了维持自我和谐,个体就会采取各种应对方式,这样就为心理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可能【23】。
应对方式是个体摆脱精神紧张的自我心理适应和心理支持机制【22】。可简单理解为人们为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与压力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重要调节变量或中间变量,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压力的后果和严重性,对个体的自我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