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8.超临界不稳导致了放射性的发生?
2178.超临界不稳导致了放射性的发生?
2009.12.15
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发现:贝塔放射性元素的原子量都与下一个,或上一个元素的原子量发生了重合!也就是说可能发生了电子数量的在轨多余。如氢的放射性同位素氚的原子量与下一个元素氦3的原子量相同;放射性元素碳14的原子量与下一个元素氮14的原子量相同;放射性元素钾40的原子量与下一个元素钙40的原子量相同;放射性元素钒50的原子量与下一个元素铬50的原子量相同;放射性元素铷87的原子量与下一个元素锶87的原子量相同;放射性元素铌94的原子量与下一个元素钼94的原子量相同;放射性元素锝99的原子量与下一个元素钌99的原子量相同;放射性元素镧138的原子量与下一个元素铈138的原子量相同;放射性元素铼187的原子量与下一个元素锇187的原子量相同(钾40、钒50、锝97、碲123、镧138还存在轨道电子俘获式的衰变)。而它们衰变后的产物,可能就是下一个元素!
考虑到电子的质量大约是质子质量的1836.15152分之一,元素的外围与核内电子数量及其分布与核力的束缚能力可能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超过临界就会发生不稳,所以产生了通过放射性显示的对“多余”电子的排斥效应。而高温、高压环境下产生的阿尔法放射性元素更超出了核力对核内物质的束缚能力,进而发生了对“多余”质子或中子的排斥。不过,阿尔法放射性元素钐147、148、149,钆152的原子量比起排在它们后面的许多非放射性元素来看并不算高,何以发生了类似重元素的阿尔法放射性?为何放射性元素释放的除了电子就是双倍原子电荷的氦元素?值得深入研究。
我虽然兴趣广泛,但不是职业物理学家,缺乏专业知识,故而只能从表面推理。看来还要找一些这方面的书学习一下,不知能否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