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的GDP保持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在全球充斥MADE IN CHINA的情况之下,
我们不禁要问一下,究竟中国的目标是全球制造工厂呢,还是别的,比如CREATED IN CHINA?
大家都知道戴尔电脑是没有工厂的,其主要产地是台湾,虽然有着先进的加工制造能力,但是巨额
的利润还是被外国 人赚走了,中国何尝不是呢?
改革开放的时候,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是我们的现实呢,用市场换取技术,结果是肉
包子打狗,赔了夫人有折兵!我们承认我们有着丰富的资源,广袤的土地,但是我们也得承认我们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表面上的丰裕掩盖了我们的危机,在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的同时我们放弃了迈向先进工业国的核心竞争力---科学技术!
随着中国的资源和土地不再丰富,或者说希缺性增强,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依靠什么呢?
回想一下,毛泽东时代我们勒紧腰带发展科技,加速工业化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改革开放之后呢?就连我们的神舟号很多技术也是吃的家底,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前提下,我们似乎把一切用GDP给量化了,眼光变短了,为了一时的经济发展,而忘记了长久持续的进步,巴西经济高速增长了将一百年,其模式是中国所谓的经济学家推崇的典范--开放,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
可是结果呢,一个打工的,角色无非是别人的加工厂,以市场换技术----一个多么幼稚的想法啊?中国有句老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谁会把技术--国家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给你呢?即使你花再多的钱.,明智的人也不会给,技术是点金术,而其价值远远高于你所给的金子!
很简单的道理,要完成三步走的战略,2020年比2000年GDP翻两番,按照70原理,中国要做的是保持经济年均增长7%以上,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劳动比较优势削弱,东南亚以及其他的比中国更具劳动比较优势国家参与到国际化大生产当中,我们的路在何方呢?
回答是,路在脚下!
目标我们要完成,可是不是急于求成,我们在88年完成了第一步,95年完成了第二步,我要问,急什么,我们真的完成了吗?〉
中国的政治家就是这样,好高鹜远,急功近利!
我们是不是要学习一下近邻,比如日本,韩国,要是觉得国情不一样没有可比性的话,那就好好想想毛泽东时代的一个有一个奇迹吧,
不要忘了邓小平的那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你有再多的财富,一场天灾,一场人祸就可以使之化为乌有,但是技术不然,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
所以要取得经济的持续增长,我认为关键是真正的发展自己的科技事业,对于我们技术薄弱的行业,要不遗余力的通过政府政策去保护,但这不是溺爱,而是根据国情预计其发展所需的时间,加以限制,既保护了民族产业,又可以发展经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0 11:35:5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