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129 0
2009-12-15
作者:龙之珠(lzzscsj)
    劳动力是人力资本。根据人力资本的结构,可划分为经营管理型、技术型和普通型劳动力。对于劳动力人口而言,在生存的基本前提下,不论市场供需发生怎样的变化,劳动力人口相对不变。从劳动力的商品性质来看,可视为商品量不变。在市场经济的运行、发展过程中,由于机械、电子的大量采用,企业规模效应的需要,商品生产、制造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规模效应显现的企业、行业,对经营管理型、技术型人力的需求提高,数量增加;对普遍劳动力需求下降,数量减少。从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的运动规律看,市场需求从功能需求向品质需求和个性需求变化。随着企业、行业规模效应的显现,企业内经营管理、技术和规模的上升需要,对经营管理、技术型人力的品质需求增强。人力资本的品质需求相对增长。但相比于原有企业、行业的经营管理、技术人力,出现了人力总量下降,经营管理、技术型人力上升的态势。规模效应提高了市场、行业进入的门槛。对于人力需求的品质、个性需求阶段,既有品质的提高,更有品种的增加。由于规模效应显现的行业进入门槛高,根据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市场经济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本向非规模效应的行业、领域运动。最终,在各行各业的规模效应显现后,劳动力市场趋于平衡。经营管理、技术型人力的比例相对较小,普通劳动力相对较多。普通劳动力较多,是社会需求对品质需求和个性需求提高后,对劳动力品质提高的要求所造成的。以商品为例,功能需求的黑白电视由于人们对电视品质需求的提高而被淘汰出市场,但电视总量在增长。同样,对于普通劳动力,由于品质需求的普遍性,普通劳动力由于生存的需要并不会退出市场。反而因为普通劳动力需求下降,出现普通劳动力价格下降的市场反应。解决普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往往是社会需要,并且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也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看,经营管理、技术型人力的缺乏和普通劳动力过剩形成反差。在劳动力市场,对于三产类手工技术性商品,在社会需求增长时,商品量受手工限制,难以增长,出现价格上涨。手工技术产品的价格上涨,又为普通劳动力开辟了市场空间。市场经济的发展,品质、个性需求的普遍性,要求劳动力的品质、个性化水平提高。对于普通劳动力品质提高的培训、培养是解决普通劳动力相对过剩的基本途径。对于我国来说,对普通劳动力的社会化培养、培训、技能提高,还未形成气候。社会福利普遍运用于扶贫、扶困。解决贫困的方式,既可授之于“鱼”,更可授之于“渔”。将社会福利用市场积极的方式开展,普遍提高劳动力素质,将社会化的普通劳动力培训与社会需求相对应。用政策扶持的方式,先解决普通劳动力的品质转化,后解决劳动力的就业,既是积极解决、安置普通劳动力就业的需要,也是企业用人、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如转载,请济明文章来源及原创作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