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75 5
2009-12-15
为缓解交通压力,2006年5月起,北京公交系统启用IC卡代替月票,鼓励市民最大程度乘坐公交车。2006年9月我办理了一张学生卡,它对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但在使用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也颇令人不快。
    首先,巨额押金去向不明。每办一张卡需要缴纳20元的押金,根据北京市交通委2007年4月公布的数字,北京公交卡的发放达到1035万张——也就是说,存在着2.07亿元的巨额押金款。如此巨款,我们一直不知道其去向何处,而对于这笔钱的管理也不透明。而根据物权法精神,这笔钱所产生的利息,应该属于缴纳押金的公交卡使用者。
    其次,如果卡丢失,卡内余额和20元押金将无法退还。公交卡实行不记名制,没有卡号,甚至连最起码的挂失制度也没有。我们作为公交卡余额以及押金的所有者,根据法律的规定理应享有对物的所有权。公交部门这种“懒政”,正是对我们所有权的侵犯。公交系统作为一个拥有公益色彩的事业部门,理应保证纳税人的合法权利,而不是将风险转移给我们。
    第三,退卡难。北京有上千万的公交卡使用者,却仅有10个退卡窗口。每次经过那些窗口时,黑压压的都是排队的人。一个朋友不小心将公交卡折成了两半,他跑了老远去退卡时,不仅排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队,而且工作人员以卡损坏为由不退还押金——当初交的押金,现在被他们解释成了卡的工本费,要想退还押金就要保持卡的完好性。这样的解释显然很牵强。根据合同法精神,我们办理该卡实质上就是与公交系统签订了合同,而当时对那20元的解释是“押金”性质。
    更令人不可理解的是,退卡时还有一条“特别规定”,卡内余额不足100元时可全额退还;而卡内余额高于100元时,用户须交10%的手续费。公交部门对此一直没有合理的解释,也没有法律法规支持。
    一项便民政策,要想在实践中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其设计者充分考虑实施细节,广纳民智,将广大民众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只有这样,政策才能真正达到它的社会效果。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学生)
http://www.infzm.com/content/753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15 20:07:05
的确不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5 20:14:09
我倒想办张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5 20:16:15
是的 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押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5 20:20:39
平时还没注意那么多呢。。到处都要工本费。。
需要那么贵的工本费吗?
而且旧了不回收,很浪费资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5 20:51:00
我也有同感。20元押金不多也不少。总数很庞大。但我们这些交押金的人却不知道它们的去向。退卡时也非常麻烦。不仅网点少,而且经常有故障。好像我们的时间都不是时间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