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28 0
2009-12-16
小区图书馆的非常任务
·
2009-12-15
·
中国时报
·
【苏复兴】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21500097,00.html

日前赴纽西兰的奥克兰市参加国际会议,并抽空拜访其图书总馆。在参观儿童及青少年图书室时,我赫然发现架上陈列大量中文书籍和有声资料。我信步走到临近书架,看见不少其它亚洲语言的藏书,以及许多欧系语言的出版品,包括众人熟悉的语言和少数语种如塞巴语、克罗埃西亚语等。这些书籍全都归类在小区语言(community language)的统称之下,相当引人注目。



 惊喜之余,我决到柜台一问究竟。值班的咨询人员告诉我,该市近年来刻意增加英语图书外的库藏,为的是让移民子女有机会培养母语的读写技能。为此,市议会责成图书管理委员会调查,依照各族群在全市人口中的比率来决定各语种所占的配额。碍于经费及预算起见,该馆目前只能购置二十七种语言的图书,但是他们希望未来能够扩充类别,确保各种族在学习权利上的均等。



 我发现奥克兰市之所以积极充实小区语言的书籍,主要是为忠实反映居民多元文化的面貌。城中区总馆并责成各区分馆因地制宜,依照居民的族群组成现况来购置特定语言的图书。例如洛斯吉尔山、艾伯特山、和欧塔胡胡三个分馆便分别收藏了阿拉伯语、孟加拉国语、及旁遮比语(Punjabi,印度语之一种)的读物。任何读者如果想要借阅却不克前往,只要花费纽西兰币一元,即可享受到跨馆递送、就近取书的便利。



 与会期间我聆听奥克兰大学一名教授的演讲,得知纽西兰从二○○七年起大幅修订课程,刻意将公民的外语学习列为首要任务之一。奥克兰身为全国第一大城市,国际访客和各洲移民川流不息,接踵而至,因此对于保存小区语言,扩充文化资源自然是不敢怠慢。为此,我衷心盼望国人能够参考纽西兰或澳大利亚的做法,将各移民族群的语言看待为一种遗产语言(heritage language),正视其文化传承上的深远价值。



 尽管台湾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移民社会,外籍劳工和技术人员数量可观,外籍配偶的子女在各级学校中占据相当比率,但是至今为止,不少国人却还习惯于把某些新移民人士的语言看待为境外语言,或是未开发国家的低级语言,难以和欧美等国的高级语言相提并论。至于所谓「小区语言」这样的概念,我除了曾在台北市立图书馆亲眼目睹它部份落实之外,其它县市大都视之为不急之务,或是可有可无。




 面对这种情况,各地的文化局特别是图书馆人员应该肩负起一项非常任务,即是把小区图书馆营造成为保存小区语言的宝库,扩充各类语言的图书典藏及文化资源,让跨国通婚的家庭得以一方面加强子女的中文教育,一方面培养他们对于母语(或父语)的读写技能。如此一来,语言平权的理想便得以实现,而台湾也可以无愧于多语言社会、多文化国度的美名。(作者为嘉义大学外国语言学系暨研究所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