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抄底 谁会下一个被并购
A股10月收官战黯然下跌,沪指报1728.79点,跌幅1.97%.沪指本月下跌24.63%,创14年来最大月跌幅。接近失控的股市,也传出一丝亮色:昨日发布股份回购计划,拟在二级市场回购不超过2000万股股份。而这是回购新规发布以来,第一家公布A股股份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
产业资本在颓势中已开始悄悄潜入市场,举牌、中兆投资举牌和,收购同行股份。
产业资本关注公司内在价值
9月2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昨日,天音控股[2.99 9.93%]成为本轮熊市以来首家回购股份的A股上市公司。业界普遍认为:对A股市场而言这具有标志性意义。昨日也宣布将回购B股,这是继后第二家B股上市公司提出回购计划。
“产业资本比金融资本更了解公司的内在价值。”深圳圆融投资执行董事冉兰介绍说,“市场一年走势,其实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博弈的过程。去年,产业资本认为金融资本已经将股价推得太高,所以宁可不要职务也要抛售股票。而今年出现反方向的动作,产业资本短短半年时间,频繁举牌,小非停止卖出,大非开始回购,产业资本认为,股价已经低于公司的内在真实价值。”
冉兰分析说:金融资本的作用,不是催生过度的泡沫,就是过度积压泡沫。其关注的是资金流向和市场情绪。而产业资本关注的是公司内在核心价值。如果回购行为开始有扩散迹象,那这个位置就是市场的价值底,应该引起一般投资者关注。
此前早已进股市攻城略地
其实,远在天音回购前,产业资本早已开始进入股市攻城略地。
在日前一份研报中指出:由于多家同行上市公司的股价低于水泥企业重置成本,海螺水泥[16.96 1.19%]在二级市场上大量收购它们的股票。
海螺水泥日前公布的三季度报告显示,其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增加了261%.这些急剧增加的金融资产,是海螺水泥从二级市场上大举买入的同行上市公司股票。截至9月30日,海螺水泥共持有、等7家上市公司19687.61万股股票,总市值约高达11.8亿元。国元证券[11.93 -2.69%]据此认为:重组的重头戏已经开始。
“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的开支,比推倒公司重建还要便宜。这肯定不正常。”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先明日前说,“这种情况下,公司如果有流动资金,肯定会有所动作。”
用自己的钱救自己的生意
“这是产业资本抄底机构资本。”国元证券分析师康洪涛表示:从海螺水泥近期盘中联系不同时段的放量可以观察到,海螺水泥横扫同行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因为它们的股价低于重置成本,因而出于战略投资考虑出手购买。总的原则是越跌越买。
他分析表示,市场至今已有70%以上的跌幅,无论是券商、QFII还是普通投资者,均已深度被套。一路能一直杀跌的能量其实并不神秘,只有大小非。而目前局势已经发生了扭转,股东不再出售,已经体现出投资价值。
而投资价值的来临,也需要宏观经济指标和企业实体经济好转等来作依据。当投资价值在市场中达到共识,一家公司回购便会在股市中产生合力。目前A股破净公司日增,目前价格已经逐渐体现出价值爆发力。
“产业资本只需要按自己的路去走。”他说,“和金融资本不同,产业资本是用自己的钱救自己的生意。”
产业资本对股市态度逆转
分析师王智勇则表示:7月份,小非减持比例是150%,即如果解禁100万股,当月售出150万股。9月份则上升至190%.说明前期大小非是逃命。
而产业资本对股市的逆转态度分三步:首先是不减持,而后是赠持,最后是大举并购和回购。此外回购也要看公司做什么,是不是注销掉或者做股权激励。
此外,如果市场继续恶化,回购依然无法扭转市场,可以考虑把大小非划转至社保基金。长期来看,国家盈利,且能稳定市场。最后的防线是暂停大小非减持。但这等于宣告股改彻底失败。
他表示,最有可能发生回购的可能是央企、上海概念的国企股。此外是弱周期的食品饮料、旅游、商业百货等大消费概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