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9-12-18 00:42:25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12-18 00:25
whm303 发表于 2009-12-18 00:12
但是这种判定方法只能适用于产品相同的情况,并不适用于一般劳动(即不考虑劳动的种类)情况下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判定及换算问题。
问题就在这了,很多不同的劳动根本无法比较——更不要说简单或复杂的问题了。
有个天然的换算工具——货币。有门成熟的换算科学——会计学。
想想连商誉,专利权这样的无形资产会计都能应付自如,何况于劳动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0:50:00
31# 起床

没错,现实的经济就是这么比较。

但问题在于,这是市场即“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结果。作为理论来讲,我们正是探索这只手到底是什么——即要论证为什么恰好值这么多的货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1:06:52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如果从劳动产品的角度判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产品产量的不同是判别的关键指标,如果产品产量的增加不是由于生产条件的差异,而仅仅是由于劳动的差异所造成,那么就存在着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划分。

但是从劳动产品的角度判定复杂劳动并确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倍数关系也并非总是可行的。例如,A是复杂劳动,B是简单劳动,A劳动和B劳动又处于不同的生产条件下,二者的产品数量也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确定A劳动与B劳动的倍数关系,就必须先确定生产条件的差别对于产品产量的影响系数,然后才能确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倍数关系。可是,不同生产条件对于产品产量的影响系数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可以测度的量,这样,从劳动产品的角度判定复杂劳动的方法本身仍然存在理论上的困难。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从劳动本身的性质(而不是从劳动产品的角度)直接判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呢?这种方法是存在的。那就需要把劳动归结为另外一种在技术上可以直接测度的质。这样,我们就无需借助劳动产品而直接从劳动自身判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及其换算关系了。

劳动无外乎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活动,劳动外在于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工具的时候,总是表现为一种肢体运动,这种肢体运动的持续除了可以用时间来计量,还可以用做功多少来计量。而“功”就是一个在技术上可以直接测度的物理量。所以,把劳动归结为“功”,用做功的多少直接判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及其倍数关系,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换算关系。这种判定方法不会受到劳动种类和产品的制约,直接适用于劳动一般的情况。这种判定方法的实质就是把一切劳动归结为体力劳动,把体力劳动归结为体能的支出。由此才能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逻辑自洽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1:21:1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12-18 00:50
31# 起床

没错,现实的经济就是这么比较。

但问题在于,这是市场即“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结果。作为理论来讲,我们正是探索这只手到底是什么——即要论证为什么恰好值这么多的货币!
从微观来说,这是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但从宏观来讲,在统计意义上,具有不同复杂度的产品A和B的交换比例,总是趋向于生产他们所耗费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1:24:32
whm303 发表于 2009-12-18 01:06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如果从劳动产品的角度判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产品产量的不同是判别的关键指标,如果产品产量的增加不是由于生产条件的差异,而仅仅是由于劳动的差异所造成,那么就存在着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划分。

但是从劳动产品的角度判定复杂劳动并确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倍数关系也并非总是可行的。例如,A是复杂劳动,B是简单劳动,A劳动和B劳动又处于不同的生产条件下,二者的产品数量也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确定A劳动与B劳动的倍数关系,就必须先确定生产条件的差别对于产品产量的影响系数,然后才能确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倍数关系。可是,不同生产条件对于产品产量的影响系数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可以测度的量,这样,从劳动产品的角度判定复杂劳动的方法本身仍然存在理论上的困难。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从劳动本身的性质(而不是从劳动产品的角度)直接判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呢?这种方法是存在的。那就需要把劳动归结为另外一种在技术上可以直接测度的质。这样,我们就无需借助劳动产品而直接从劳动自身判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及其换算关系了。

劳动无外乎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活动,劳动外在于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工具的时候,总是表现为一种肢体运动,这种肢体运动的持续除了可以用时间来计量,还可以用做功多少来计量。而“功”就是一个在技术上可以直接测度的物理量。所以,把劳动归结为“功”,用做功的多少直接判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及其倍数关系,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换算关系。这种判定方法不会受到劳动种类和产品的制约,直接适用于劳动一般的情况。这种判定方法的实质就是把一切劳动归结为体力劳动,把体力劳动归结为体能的支出。由此才能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逻辑自洽性。
呵呵,那你这个怎么解释"画个圈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圈9999美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1:47:59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12-18 00:50
31# 起床

没错,现实的经济就是这么比较。

但问题在于,这是市场即“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结果。作为理论来讲,我们正是探索这只手到底是什么——即要论证为什么恰好值这么多的货币!
我又仔细看了一遍你前面的几个回帖,知道你问题问的重点在哪里了。
对于回答这个问题我已经初步有了一个思路,不过可能会写的比较长点,下次有空单开一个帖子来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2:27:21
把一切劳动归结为体力劳动,把体力劳动归结为体能的支出。这是对抽象劳动的再抽象,也就是把劳动这个范畴中意识和思维因素彻底排除。这样,我们不仅把所有的劳动同质化,也同样把人和机器、劳动力和自然力同质化了,因为自然力的作用也可以用做功多少来计量。这种抽象的直接推论就是“人的劳动和自然力的作用是同质的,二者只有量的区别”。这种抽象是相当残酷的。

根据这种抽象和逻辑,一劳动是否是复杂劳动取决于此劳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这种逻辑明显只适用于体力劳动,而不适用于脑力劳动。但是这种抽象是符合劳动价值论根本逻辑的。价值的同质性取决于劳动的同质性,要得到同质的劳动,就必须把劳动的差别彻底抽象掉。马克思的抽象劳动范畴就是抽象掉劳动的具体形式而得到的,但是这种抽象仍然不够彻底。根据经验,即使是马克思那个时代的经验,不同劳动者的劳动仍然不可能是同质的。说不同的劳动者的劳动同质是有违经验和直觉的。我以为,马克思正是坚持了这种直觉,虽然他没有解决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换算问题,但是他仍然本能的坚持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划分。实际上,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划分在《资本论》的整个体系中并不是一个必要的逻辑环节,即使马克思只字不提复杂劳动,《资本论》的逻辑体系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马克思治学的客观和严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3:50:05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判定和转换,其真正的困难在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不同质的劳动,二者之间不可能是倍乘的关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仔细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在所有对于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转换的诘难中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比较的例证。

劳动可以划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这种划分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不同质的。但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是因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本质区别植根于劳动过程的内在矛盾之中。任何劳动过程既是体能支出的过程,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二者不可分割。即使是最为简单的体力劳动,也会同时伴随着思维过程;同样的是,即使最为复杂的思维过程,也会伴随体能支出的过程。也就是说,任何劳动,从绝对的意义上说,既是体力劳动也是脑力劳动。只有从相对的意义上,才会产生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划分。对于这种划分,人们往往是从劳动对象和劳动目的来反推的。比如货物搬运,这是典型的体力劳动。但是没有思维的配合,劳动者不可能完成搬运的动作和任务。我们之所以将之划分为体力劳动,是因为搬运劳动的目的是使货物移位,而根据一般知识,这种劳动主要是靠耗费体力来完成的,思维活动在这里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再比如艺术创作,这是典型的脑力劳动。但是没有身体、手臂等肢体运动,这种创作无法完成(表现出来)。我们之所以将之划分为脑力劳动,是因为我们根据一般知识,这种劳动主要是靠思维活动来完成的,体能耗费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所以,体力劳动的判定依据是体能耗费,而脑力劳动的判定依据是思维活动(这种标准尽管很明晰,但实践中也有两难的情况,比如,教学活动究竟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呢?)。

劳动过程是体能支出和思维活动的统一,其中,体能支出过程可以看作是单位体能以某种速度耗费的重复过程,因而,体能支出活动是同质的,任何体能支出活动只存在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差别;但是思维过程恰恰相反,不同时间、不同主体的思维过程不会相同,意识和思维过程的本质是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所以思维活动是不能量化的,更不能归结为体能支出。但是从劳动价值理论的逻辑来看,价值的同质性必然要求劳动的同质性,如果劳动是异质的,那么价值的同质性就失去了根基。所以,坚持劳动价值论就必须要对马克思的“抽象劳动”进行再一次抽象,也就是将具有差异性的思维活动从劳动范畴中彻底抽象掉,至此,创造价值的劳动就只能是体力劳动,而非脑力劳动了。

这种抽象的一个推论是: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划分只适合体力劳动的范围,不适合脑力劳动的范围,更不适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转换。至此,如果我们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我们就必须坚持:
1、脑力劳动不创造价值(也即脑力劳动的使用价值不是创造价值,补充一句,实际上是创造资本)。
2、脑力劳动不能量化,任何人的脑力劳动都是特殊的,不存在一般脑力劳动。
3、脑力劳动既不可能是其他脑力劳动的自乘,也不可能是体力劳动的自乘。
4、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转化只适合与体力劳动的范围
5、如果按照习惯或常识,复杂劳动主要是指脑力劳动,简单劳动主要是指体力劳动,那么复杂劳动无法转换为简单劳动。

实际上,从这种对抽象劳动再次抽象的概念出发,还可以解决当前劳动价值论中众多的问题和谬误,在此无法一一详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6:24:52
whm303 发表于 2009-12-18 03:50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判定和转换,其真正的困难在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不同质的劳动,二者之间不可能是倍乘的关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仔细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在所有对于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转换的诘难中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比较的例证。

劳动可以划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这种划分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不同质的。但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是因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本质区别植根于劳动过程的内在矛盾之中。任何劳动过程既是体能支出的过程,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二者不可分割。即使是最为简单的体力劳动,也会同时伴随着思维过程;同样的是,即使最为复杂的思维过程,也会伴随体能支出的过程。也就是说,任何劳动,从绝对的意义上说,既是体力劳动也是脑力劳动。只有从相对的意义上,才会产生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划分。对于这种划分,人们往往是从劳动对象和劳动目的来反推的。比如货物搬运,这是典型的体力劳动。但是没有思维的配合,劳动者不可能完成搬运的动作和任务。我们之所以将之划分为体力劳动,是因为搬运劳动的目的是使货物移位,而根据一般知识,这种劳动主要是靠耗费体力来完成的,思维活动在这里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再比如艺术创作,这是典型的脑力劳动。但是没有身体、手臂等肢体运动,这种创作无法完成(表现出来)。我们之所以将之划分为脑力劳动,是因为我们根据一般知识,这种劳动主要是靠思维活动来完成的,体能耗费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所以,体力劳动的判定依据是体能耗费,而脑力劳动的判定依据是思维活动(这种标准尽管很明晰,但实践中也有两难的情况,比如,教学活动究竟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呢?)。

劳动过程是体能支出和思维活动的统一,其中,体能支出过程可以看作是单位体能以某种速度耗费的重复过程,因而,体能支出活动是同质的,任何体能支出活动只存在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差别;但是思维过程恰恰相反,不同时间、不同主体的思维过程不会相同,意识和思维过程的本质是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所以思维活动是不能量化的,更不能归结为体能支出。但是从劳动价值理论的逻辑来看,价值的同质性必然要求劳动的同质性,如果劳动是异质的,那么价值的同质性就失去了根基。所以,坚持劳动价值论就必须要对马克思的“抽象劳动”进行再一次抽象,也就是将具有差异性的思维活动从劳动范畴中彻底抽象掉,至此,创造价值的劳动就只能是体力劳动,而非脑力劳动了。

这种抽象的一个推论是: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划分只适合体力劳动的范围,不适合脑力劳动的范围,更不适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转换。至此,如果我们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我们就必须坚持:
1、脑力劳动不创造价值(也即脑力劳动的使用价值不是创造价值,补充一句,实际上是创造资本)。
2、脑力劳动不能量化,任何人的脑力劳动都是特殊的,不存在一般脑力劳动。
3、脑力劳动既不可能是其他脑力劳动的自乘,也不可能是体力劳动的自乘。
4、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转化只适合与体力劳动的范围
5、如果按照习惯或常识,复杂劳动主要是指脑力劳动,简单劳动主要是指体力劳动,那么复杂劳动无法转换为简单劳动。

实际上,从这种对抽象劳动再次抽象的概念出发,还可以解决当前劳动价值论中众多的问题和谬误,在此无法一一详述。
又见大人的高论.鉴于时间与      的关系,就不评论了.只提个醒.自己再好好琢磨琢磨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8:14:09
起床 发表于 2009-12-18 01:47
我又仔细看了一遍你前面的几个回帖,知道你问题问的重点在哪里了。
对于回答这个问题我已经初步有了一个思路,不过可能会写的比较长点,下次有空单开一个帖子来讲。
欢迎发原创论文,格式标准一点,到时有奖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28:38
再次强调:
一、观察的对象是什么?
二、为什么劳动产品会变成商品。
三、观察者是想在没有价值的地方弄出价值呢还是就这个价值存在本身去研究。也即是说是否唯物的看问题。显然当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时候,他是就资本主义的现实这个存在去研究的,而不是倒过来。如果商品不存在,价值不存在,凭空研究?
四、商品的价值形成问题。303说到了同质的体力或者功等等(诸如此类),这是在认同商品之间有相同的质(价值)的基础上的反思。离价值近了一些,但是由于撇开了商品的社会性质,因此把本来是社会性的东西简单的弄成物理的范畴了。但是商品能够交换却是观察者的前提,也即是说研究问题是从结果出发的。
五、无论是简单劳动的产品还是复杂劳动的产品,都要化为可以交换的商品,而这个比例的多少,或者量化的标准,不是你们这些学究们想的那样。一开始总不是精确的,但是交换的经常和频繁发生以及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使这些得到一个准确的量化的标准,虽然从发展上来说这是不能确定的,但是从每一个确定的时间点来说这确是确定的。
六、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或者那位王志成先生的看不见的手,真是钻进了胡同走不出来了。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看不见的手是在生产者中是存在的,是强加于他们身上的,但是这只手的形成却是他们互相之间竞争的结果。
七、关于价值的量的问题。各位上述议论都是想追求一个精确的,或者可以想像得到的转化过程,但是这确实不是你们所操的心,这些问题已经有生产者本人的实践解决了,如果他不想让自己的产品仅仅是产品而不是商品。生产者当然不能随心所欲的给自己的产品定价,
而且只要能够赚取超额利润的事业,资本家都想去做,因此资本家的贪欲,会促进不同的资本互相转移,由利润低的向利润高的转移,这也客观上造成了相同产业之间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为逐渐拉平,生产价格的确定已经表明了这不是各位学究位脑袋里的换算,而是现实的大大小小的资本之间的竞争。而且形而上学的看问题总是会出错,反映价值的价格(后来是成本加平均利润)是不断波动的,你们想固定下来,或许一个时间点内有效,但是当你转过身的时候,价格就已经变化了。
八、因此,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实在只是个简单不过的问题。你们想得都太复杂了。这主要是唯心的结果,或者受西经的影响太深了,一切想实证,但是各位没有想到,不等你像研究物理那样摆出一些条件进行实证,实践已经发生了,结果也产生了。
九、因此,思维方式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09:41:36
whm303 发表于 2009-12-18 03:50
这种抽象的一个推论是: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划分只适合体力劳动的范围,不适合脑力劳动的范围,更不适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转换。至此,如果我们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我们就必须坚持:
1、脑力劳动不创造价值(也即脑力劳动的使用价值不是创造价值,补充一句,实际上是创造资本)。
2、脑力劳动不能量化,任何人的脑力劳动都是特殊的,不存在一般脑力劳动。
3、脑力劳动既不可能是其他脑力劳动的自乘,也不可能是体力劳动的自乘。
4、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转化只适合与体力劳动的范围
5、如果按照习惯或常识,复杂劳动主要是指脑力劳动,简单劳动主要是指体力劳动,那么复杂劳动无法转换为简单劳动。
这几条实在是太雷了..........whm303如果你自己没想通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转换关系,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引到这样的绝路上来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1:03:06
whm303 发表于 2009-12-18 03:50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判定和转换,其真正的困难在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关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不同质的劳动,二者之间不可能是倍乘的关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仔细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在所有对于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转换的诘难中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比较的例证。

劳动可以划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这种划分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不同质的。但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是因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本质区别植根于劳动过程的内在矛盾之中。任何劳动过程既是体能支出的过程,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二者不可分割。即使是最为简单的体力劳动,也会同时伴随着思维过程;同样的是,即使最为复杂的思维过程,也会伴随体能支出的过程。也就是说,任何劳动,从绝对的意义上说,既是体力劳动也是脑力劳动。只有从相对的意义上,才会产生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划分。对于这种划分,人们往往是从劳动对象和劳动目的来反推的。比如货物搬运,这是典型的体力劳动。但是没有思维的配合,劳动者不可能完成搬运的动作和任务。我们之所以将之划分为体力劳动,是因为搬运劳动的目的是使货物移位,而根据一般知识,这种劳动主要是靠耗费体力来完成的,思维活动在这里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再比如艺术创作,这是典型的脑力劳动。但是没有身体、手臂等肢体运动,这种创作无法完成(表现出来)。我们之所以将之划分为脑力劳动,是因为我们根据一般知识,这种劳动主要是靠思维活动来完成的,体能耗费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所以,体力劳动的判定依据是体能耗费,而脑力劳动的判定依据是思维活动(这种标准尽管很明晰,但实践中也有两难的情况,比如,教学活动究竟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呢?)。

劳动过程是体能支出和思维活动的统一,其中,体能支出过程可以看作是单位体能以某种速度耗费的重复过程,因而,体能支出活动是同质的,任何体能支出活动只存在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差别;但是思维过程恰恰相反,不同时间、不同主体的思维过程不会相同,意识和思维过程的本质是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所以思维活动是不能量化的,更不能归结为体能支出。但是从劳动价值理论的逻辑来看,价值的同质性必然要求劳动的同质性,如果劳动是异质的,那么价值的同质性就失去了根基。所以,坚持劳动价值论就必须要对马克思的“抽象劳动”进行再一次抽象,也就是将具有差异性的思维活动从劳动范畴中彻底抽象掉,至此,创造价值的劳动就只能是体力劳动,而非脑力劳动了。

这种抽象的一个推论是: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划分只适合体力劳动的范围,不适合脑力劳动的范围,更不适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转换。至此,如果我们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我们就必须坚持:
1、脑力劳动不创造价值(也即脑力劳动的使用价值不是创造价值,补充一句,实际上是创造资本)。
2、脑力劳动不能量化,任何人的脑力劳动都是特殊的,不存在一般脑力劳动。
3、脑力劳动既不可能是其他脑力劳动的自乘,也不可能是体力劳动的自乘。
4、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转化只适合与体力劳动的范围
5、如果按照习惯或常识,复杂劳动主要是指脑力劳动,简单劳动主要是指体力劳动,那么复杂劳动无法转换为简单劳动。

实际上,从这种对抽象劳动再次抽象的概念出发,还可以解决当前劳动价值论中众多的问题和谬误,在此无法一一详述。
        这个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对分析解决劳动这个概念存在的许多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是认识上的一个大的提高。

      单纯从对劳动概念的分析来说,这个贴子的分析和结论都是站得住脚的。

      303这个对劳动的新抽象,确实是对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冲击(含发展)。将使劳动价值论的内容重新调整和走上一个新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2:04:33
偶说一下偶滴观点吧
学习是一种体力劳动
创新才是脑力劳动
动物会学习,不会创新
巴菲特说,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创造力"与"洞察力"
偶认为也可以归纳为"创新"与"校验"
与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一个意思
没有创新,谈不上脑力劳动,至多是一种机械的重复
区别仅在于机械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
也就是人与动物,人与机械的区别
嫑以为偶在诬蔑劳动人民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还有一个区别------脑力劳动充满风险
有许许多多失败的脑力劳动者-------人们往往是光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
我们想一下,有史以来,有多少从事科学研究的脑力劳动者
他们当中又有多少人会像牛顿\爱因斯坦一样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把脑力劳动\创造力与成功划上等号,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2:24:23
每个人在完成工作的时候,都会想事半功倍----这就是脑力劳动
如果像个榆木疙瘩,拨一拨动一动----通常偶们管这种人叫作"做事情不动脑筋"像个"机器人"
这就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
但是,你想事半功倍就能事半功倍了吗?绝大多数人是一个失败的脑力劳动者
忽视了这一点,是错觉形成的根本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2:53:11
吴本龙 发表于 2009-12-17 08:26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12-16 21:46
马克思说过:“简单平均劳动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时代具有不同的性质,但在一定的社会里是一定的。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资本论》第一卷,58页。)

    问题在于,这只是定性的说明,在具体的定量问题上怎么操作呢?

    事实上,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其概念都很含糊;或者说,不应该这么描述劳动。

    劳动一定是具体的,抽象的劳动即不存在也没有意义。因此,在谈论劳动时,特别是要计量劳动时间,应该这么表达:生产粮食的时间,生产蔬菜的时间,织布的时间,做衣服的时间,等等。
    在这之中,即便是时间相等,其实际意义也不同。
    至于劳动的简单或复杂与否,正由生产具体产品的实际意义体现。或者说,我们通常提到简单劳动或复杂劳动只是一种相对的概述性的表达方式;想要以此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根本就不可能。


  非常认同你的观点。楼主的观点非常可笑,如果真的那么简单,为什么150年过去了,至今没有人用数学公式解决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
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只有通过市场,才能确定。
用数学公式,只能做交换前估计和交换后计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3:03:34
通过研究,我的结论是:同样数量的复杂劳动时间,当所有制不同(当然不仅仅所有制这一个因素)时,在市场中,会确定为不同数量的简单劳动时间;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是来源于它们的价值的可通约性,而不是相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3:07:28
起床 发表于 2009-12-18 00:4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12-18 00:25

问题就在这了,很多不同的劳动根本无法比较——更不要说简单或复杂的问题了。
有个天然的换算工具——货币。有门成熟的换算科学——会计学。
想想连商誉,专利权这样的无形资产会计都能应付自如,何况于劳动价值。
   呵呵,会计学是用来换算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吗?一看就知道你是非专业人士。通常,从事复杂劳动的员工获得的工资收入确实较高,而从事简单劳动的员工获得的工资较低。但是,会计学并不研究这个问题。会计学只研究各种人员的工资应该计入生产成本还是制造费用?或者应该计入销售费用还是管理费用?当然,会计学还研究,怎样记账表示工资已经发放,怎样记账表示工资尚未发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3:17:37
这个帖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493881-2-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3:22:30
fujo11 发表于 2009-12-18 13:03
通过研究,我的结论是:同样数量的复杂劳动时间,当所有制不同(当然不仅仅所有制这一个因素)时,在市场中,会确定为不同数量的简单劳动时间;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是来源于它们的价值的可通约性,而不是相反。
假设所有制是一定的,比如就是完全市场经济,其“市场中”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很同意你的这个观点:“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是来源于它们的价值的可通约性,而不是相反。”

一定是价值可通约,否则不可能决定出那么精确的价格。或者说,价值的可通约性能在劳动时间以及复杂程度上有所反应,但不仅仅反映在劳动时间以及复杂程度这惟一的一个方面。因此,用劳动时间以及复杂程度这惟一的一个方面作为推论的依据,得出的结论势必会不完整。(个人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3:32:06
吴本龙 发表于 2009-12-18 13:07
起床 发表于 2009-12-18 00:4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12-18 00:25

问题就在这了,很多不同的劳动根本无法比较——更不要说简单或复杂的问题了。
有个天然的换算工具——货币。有门成熟的换算科学——会计学。
想想连商誉,专利权这样的无形资产会计都能应付自如,何况于劳动价值。
   呵呵,会计学是用来换算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吗?一看就知道你是非专业人士。通常,从事复杂劳动的员工获得的工资收入确实较高,而从事简单劳动的员工获得的工资较低。但是,会计学并不研究这个问题。会计学只研究各种人员的工资应该计入生产成本还是制造费用?或者应该计入销售费用还是管理费用?当然,会计学还研究,怎样记账表示工资已经发放,怎样记账表示工资尚未发放。
复杂劳动价值的构成难道仅仅是工资吗,难道不包括各种复杂劳动工具的购置成本吗,难道不包括各种研发培训实验管理等等固定/非固定成本吗?这些大量成本和开支难道不是要依据各种会计准则摊入到单件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去吗?英特尔造CPU,CPU就是复杂劳动的最终产品,在为CPU定价时,不就是要通过会计记录下来的各种综合成本,从而来计算出最终产品的单件成本吗?各种劳动,原料,费用千差万别,而会计将它抽象成单一的货币形式,这不正是在对不同的劳动进行转换,归集和分解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4:17:14
fujo11 发表于 2009-12-18 12:53

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只有通过市场,才能确定。
用数学公式,只能做交换前估计和交换后计算。
   其实,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交换前并不能估计,交换后也不能计算。所谓通过市场才能确定,也是敷衍推脱而已。
        不同的劳动很可能有复杂程度上的差别,但这个差别并不能用来计算复杂劳动耗费的劳动量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耗费的劳动量,而是用来计算价格(或专业工资)可以高于价值(或社会平均工资)多少倍的。就像劳动的危险程度一样,从事危险程度高的劳动获得的工资收入通常是较高的,你能据此推理说,危险劳动耗费的劳动量等于多量的安全劳动耗费的劳动量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4:30:16
起床 发表于 2009-12-18 13:32

复杂劳动价值的构成难道仅仅是工资吗,难道不包括各种复杂劳动工具的购置成本吗,难道不包括各种研发培训实验管理等等固定/非固定成本吗?这些大量成本和开支难道不是要依据各种会计准则摊入到单件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去吗?英特尔造CPU,CPU就是复杂劳动的最终产品,在为CPU定价时,不就是要通过会计记录下来的各种综合成本,从而来计算出最终产品的单件成本吗?各种劳动,原料,费用千差万别,而会计将它抽象成单一的货币形式,这不正是在对不同的劳动进行转换,归集和分解吗?
   看来,你既不是学会计学专业的,又不是学经济学专业的。这两门课程不过是你的选修课而已。工具的购置成本还算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吗?可见,你没有分清活劳动与物化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4:32:50
[quote]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12-18 13:22
假设所有制是一定的,比如就是完全市场经济,其“市场中”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
我把价值理论定义为:
“从狭义上讲,价值理论是研究商品之间进行交换时其交换比例受何因素决定的理论;
从广义上讲,价值理论是研究市场经济如何运行的理论”。
如果我们把“全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化”的市场经济,定义为“完全的市场经济”,那么,对“市场中”的作用原理,我们就只需要研究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外的价值决定要素。比如说,劳动力的历史成本、社会主流伦理、政府需求等等因素,对价值决定的影响。这些研究,都属于价值理论,也是对“市场中”的作用原理的认识。
这些决定要素及其作用结果,对于我们这些研究者说来,是既予的,是客观存在。但对于
这个社会来说,它并不是不能改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6:11:23
吴本龙 发表于 2009-12-18 14:30
起床 发表于 2009-12-18 13:32

复杂劳动价值的构成难道仅仅是工资吗,难道不包括各种复杂劳动工具的购置成本吗,难道不包括各种研发培训实验管理等等固定/非固定成本吗?这些大量成本和开支难道不是要依据各种会计准则摊入到单件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去吗?英特尔造CPU,CPU就是复杂劳动的最终产品,在为CPU定价时,不就是要通过会计记录下来的各种综合成本,从而来计算出最终产品的单件成本吗?各种劳动,原料,费用千差万别,而会计将它抽象成单一的货币形式,这不正是在对不同的劳动进行转换,归集和分解吗?
   看来,你既不是学会计学专业的,又不是学经济学专业的。这两门课程不过是你的选修课而已。工具的购置成本还算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吗?可见,你没有分清活劳动与物化劳动。
你可以先看一下我26楼的回帖。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在劳动时间上,简单劳动的劳动时间通常就是工作时间,早上9点上班,晚上5点下班,干了几个小时就是几个小时。而复杂劳动却不同,一个程序员,在他哪怕写下第一行程序前,他首先就需要花10多年时间来接受教育,学习电脑的软硬件知识。这10多年的学习虽然不创造价值,但是却是构成今后能进行劳动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因此,这种学习的开支,包括期间放弃其他工作的机会成本,都和吃饭穿衣一样,是维持复杂劳动再生产的条件,是构成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但由于这种开支具有一次性投入的特殊性,因此,必须用递延的方式平均摊入到复杂劳动创造出的每一件劳动产品的价值中去。而递延摊销,恰好是会计处理的强项,在实践中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公司内部的教育培训,就必须作为管理费用摊入到产品总成本内。所以说,会计正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能将各种固定/非固定的成本都记录下,归集后再在所有劳动产品中重新分配。当然会计只是一个工具,它可以干的事情远超与此,但是,我想你如果要研究复杂劳动是如何建立在简单劳动的基础上的,那么为一个脑力劳动者建一份个人的损益表,恐怕是很有必要的。

然后再来说一下为什么工具的购置成本要计算到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里去。一切劳动创造的价值,都可以归结为C+V,C是必要劳动,V是剩余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都不例外。对于简单劳动,C就是生活成本,但对于复杂劳动,事情就没有这么简单。例如,一台电脑,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它既是一个生产工具,但它也是一个学习工具,有可能还是一个娱乐工具。那么,它的价值就既体现为物化劳动,也体现为活劳动的学习成本和生活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脑的价值,不仅转移到了直接劳动产品中,也同时转移到了劳动者体内,他通过学习,掌握了更高级的技术,以后创造出更复杂的劳动来。因此,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工具与劳动者已经越来越密不可分了,劳动工具本身就构成了劳动力价值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在26楼的回帖里,把劳动工具和劳动技能、劳动条件并列为构成复杂劳动价值三大要素的原因所在了。

时代在进步,生产方式也在变化,马克思的经济学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运用他的基本原理,对一些具体表述,随时做出相应的修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6:33:57
逻辑自洽问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16:45:20
吴本龙 发表于 2009-12-18 14:17
fujo11 发表于 2009-12-18 12:53

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只有通过市场,才能确定。
用数学公式,只能做交换前估计和交换后计算。
   其实,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交换前并不能估计,交换后也不能计算。所谓通过市场才能确定,也是敷衍推脱而已。
        不同的劳动很可能有复杂程度上的差别,但这个差别并不能用来计算复杂劳动耗费的劳动量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耗费的劳动量,而是用来计算价格(或专业工资)可以高于价值(或社会平均工资)多少倍的。就像劳动的危险程度一样,从事危险程度高的劳动获得的工资收入通常是较高的,你能据此推理说,危险劳动耗费的劳动量等于多量的安全劳动耗费的劳动量吗?
危险的工作有可能使得工人提早死亡,但工人死了,家里人还要养,否则就没法提供新的接替者,因此需要对提早死亡的风险作出一定补偿,这个补偿额就是危险工作工资高于普通工作工资的原因,也是构成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计算,设一个危险的工作平均有20%的概率使人缩短劳动寿命比如从平均30年缩短为平均20年。
再设,劳动者的劳动力成本为平均的自身生活成本C1,赡养老人的平均成本C2,抚养子女的平均成本C3,其中C1是可变成本(劳动者要是死了,就没有这个成本了),C2和C3是固定成本(不养老人不养小孩,社会生产循环就无法维系)。我们设C1通常为20/年,C2=C3=200。
那么在无危险的情况下,维持一个劳动者的30年总成本为:20×30+200+200=1000,年工资就为1000/30=33.33。
但在有危险的情况下,20×30×0.8+20×20×0.2+200+200=960,年工资为960/(30*0.8+20*0.2)=34.29

34.29>33.3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22:16:08
起床 发表于 2009-12-18 16:11
你可以先看一下我26楼的回帖。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有很大的区别,(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真的有很大区别吗?你不觉得这句话有逻辑错误吗?难道就没有比简单劳动稍微复杂一点的劳动吗?)比如在劳动时间上,简单劳动的劳动时间通常就是工作时间,早上9点上班,晚上5点下班,干了几个小时就是几个小时。而复杂劳动却不同,一个程序员,在他哪怕写下第一行程序前,他首先就需要花10多年时间来接受教育,学习电脑的软硬件知识。这10多年的学习虽然不创造价值,但是却是构成今后能进行劳动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因此,这种学习的开支,包括期间放弃其他工作的机会成本,都和吃饭穿衣一样,是维持复杂劳动再生产的条件,是构成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但由于这种开支具有一次性投入的特殊性,因此,必须用递延的方式平均摊入到复杂劳动创造出的每一件劳动产品的价值中去。而递延摊销,恰好是会计处理的强项,在实践中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公司内部的教育培训,就必须作为管理费用摊入到产品总成本内。(我在前面的帖子说过,你不是专业人士。这不,你又在说外行话。谁说公司内部的教育培训费用必须作为管理费用摊入到产品总成本内呢?其实,实践中的管理费用与产品总成本是并列关系。两者都属于企业成本。你把产品总成本与企业成本混为一谈了。)所以说,会计正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能将各种固定/非固定的成本都记录下,归集后再在所有劳动产品中重新分配。当然会计只是一个工具,它可以干的事情远超与此,但是,我想你如果要研究复杂劳动是如何建立在简单劳动的基础上的,那么为一个脑力劳动者建一份个人的损益表,恐怕是很有必要的。

然后再来说一下为什么工具的购置成本要计算到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里去。一切劳动创造的价值,都可以归结为C+V,C是必要劳动,V是剩余劳动(还是用V+M比较习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都不例外。对于简单劳动,C就是生活成本,但对于复杂劳动,事情就没有这么简单。例如,一台电脑,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它既是一个生产工具,但它也是一个学习工具,有可能还是一个娱乐工具。那么,它的价值就既体现为物化劳动,也体现为活劳动的学习成本和生活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脑的价值,不仅转移到了直接劳动产品中,也同时转移到了劳动者体内,他通过学习,掌握了更高级的技术,以后创造出更复杂的劳动来。因此,随着技术的进步,劳动工具与劳动者已经越来越密不可分了,劳动工具本身就构成了劳动力价值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在26楼的回帖里,把劳动工具和劳动技能、劳动条件并列为构成复杂劳动价值三大要素的原因所在了(是复杂劳动三大要素呢?还是复杂劳动价值三大要素?前者我能读懂,后者我读不懂。即使能读懂前者,我也不同意你的归纳。)

时代在进步,生产方式也在变化,马克思的经济学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运用他的基本原理,对一些具体表述,随时做出相应的修改。
   实在抱歉,你的帖子错误太多。失陪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8 22:59:05
fujo11 发表于 2009-12-18 14:32
我把价值理论定义为:
“从狭义上讲,价值理论是研究商品之间进行交换时其交换比例受何因素决定的理论;
从广义上讲,价值理论是研究市场经济如何运行的理论”。
如果我们把“全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化”的市场经济,定义为“完全的市场经济”,那么,对“市场中”的作用原理,我们就只需要研究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外的价值决定要素。比如说,劳动力的历史成本、社会主流伦理、政府需求等等因素,对价值决定的影响。这些研究,都属于价值理论,也是对“市场中”的作用原理的认识。
这些决定要素及其作用结果,对于我们这些研究者说来,是既予的,是客观存在。但对于
这个社会来说,它并不是不能改变的。
       很赞同你的思路,决定的价值的因素都得考虑。不过,作为研究来讲,可以先把某些因素认作是当下的常态即相对不变,待得出结论后再扩展开来讨论因素有变后的结果。
    总之,根据你的分析,依据价值以及其它因素能否定量地决定并解决交换比例即最终的市场价格问题?
    我的感觉是,每个学者或网友都有自己的价值决定的理论或观点,但要是依此还不能定量地论证市场价格的形成问题,武功全废!

    可否写一篇专门的论文发到这里,如已发了请给个链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9 16:28:31
摘自资本论:
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正如在资产阶级社会里,将军或银行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人本身则扮演极卑微的角色一样……人类劳动在这里也是这样。它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这种简化是经常进行的。一个商品可能是最复杂的劳动的产品,但是它的价值使它与简单劳动的产品相等,因而本身只表示一定量的简单劳动。……为了简便起见,[在价值分析中]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

1、什么是一般劳动呢?
马克思说: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
2、把各种劳动力,包括复杂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只是为了在价值分析时省去简化的麻烦。而并非价值就是体力劳动创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