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高房价必须回归到正确常识
李俊
最近的国务院会议将遏制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作为重点。通过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等做法。实际上,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并不是“组合拳”,而是需要回归到正确常识就可以。
任何情况下,都是物以稀为贵,这是一个正确常识。房价之所以这么高,最终决定力量就是供求关系。如果出台政策没有能够增加供应量,要让房子价格降下来,就等于水向高处流。经济学规律如同物理上万有引力定律,都是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如果一个人走路不小心摔跤,他不会希望万有引力失效而避免再次摔跤,而是以后走路更加小心。
遏制高房价的正确做法就是,增加供应。这是浅得不能再浅的常识,可是很多人却喜欢复杂化,开创了一门特殊商品经济学。这种观点就是认为,住房是刚性需求,不同一般商品,所以供求规律不适用。事实上,每种商品都是特殊的,但是再特殊也是商品。要是房子越来越少,价格怎么可能下降?
要真正遏制高房价,出台所有的政策都是必须围绕增加房子数量,否则就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回顾2004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每次***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结果都是越调越高。很多政策都是没有真正鼓励供应,而是在抑制供应,再加上城市化的发展,消费能力的上升,对房地产的需求更加强烈,所以房价上涨是很正常。这次,国务院推出了四大措施,就要看能否增加房子供应量。
造成高房价的原因,这和地方****“土地财政”有关。地方****之所以选择“土地财政”,这和分税制改革有关。自从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收入从1992年的22.3%大幅度提高到2002 年的55.7% ,因而使得地方****的税收成为“鸡肋”。 地方****的本级财政收入不足以平衡财政支出的时候,地方****就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寻求***的转移支付;另一个则是谋求向预算外发展。这种情况下,地方****只能选择“土地财政”。因此,要解决高房价,就必须解决“土地财政”问题,这就需要对分税制做出新的调整,让地方****能够从税收中分多一份粥。
要让房价降下来,就要增加土地供应量,改变地方****“土地财政”模式。如果****对房地产市场干预过多,就会导致竞争减少。武汉飞广州飞机票最低只需180元。这一价位,比武广高铁一等车票价780元、二等车票价490元还要低。机票为何能够这么便宜,这就是竞争导致的。地方****还是基本垄断了土地供应,这就间接限制了房子数量供应。因此,如果出台这些政策都没有真正增加房子供应量,出台再多政策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009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