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81名硕士和24名博士报名应聘河南安阳公招县乡长的职位,今年1月面试,2月接受政审,但从此便杳无音信。直到最近几天,应聘者们才陆续接到了安阳市人事局的电话。这些应聘者在困窘中苦苦等了近一年。(据12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公招县乡长,经过了考试、面试、政审之后的各种既定程序,硕博士们却“被等待”了近一年之后才有结果。在这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其焦虑之情是难以想象的。他们只能用“我们已经习惯了等待,不管再等上多久”来安慰自己。
任何的招聘都有个期限,都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公布录用结果。可安阳公招县招聘乡长的结果公布却充满了诡异。面对政府迟迟不公布结果,那些等待者们不是没有抗争过。他们组织了QQ群,互通信息;向媒体反映,希望给予政府压力;找相关人员询问……然后,所有的这些,都是一种“消极”的等待,无实效的“抗争”,这种等待没有那种维护自身权利的自信,这种“抗争”充溢了谦卑的因子。
这些硕士博士们之所以心甘情愿等待,一方面是出于对政府的朴素信任,毕竟是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联合印发的红头文件;另一方面是对当上公务员的渴求。每月薪水至少达到2200元,比一般职工高上700元。
这批应聘者之所以“被拖延”,据说,主要是因为安阳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有分歧。然而,领导有分歧,也不能置这些“等待者”的利益于不顾。在等待的过程中,在领导的分歧中,实际上已经失掉了政府的公信力。尽管主管部门信誓旦旦地说背后没有暗箱操作,但如此置招聘人的利益于不顾,其做法已是令人感到寒心了。
政府对招聘的不负责任,并没有招来太大的压力,因为那些应聘者根本没有过激烈的“抗争”行为,对于那些应聘者来说,再漫长的等待如果有了结果,就不会再有其它想法了。因此,当结果出来时,他们想到的是,“该让媒体停止报道了,免得影响既得利益”。他们均“建议”记者停止报道此事,“以免给政府施加过多压力”;解散了QQ群,并表示:“我们毕竟在这里工作,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不要再影响我们的生活了。”对于他们似乎有些“背信弃义”的表现,我们可以理解。
或许我们很希望,这些应聘者应该向政府讨个说法,甚至要求给予赔偿,毕竟政府的做法是失信的,但我们不会看到这样的结果,自然,类似的事情可能还会上演。公民的维权意识够强,才不会有视公民权利于不顾的部门。前溪(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