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144 0
2009-12-17
写出来,算是一份小小的总结。
  
   记得九月份送一个朋友的妹妹去读大学,途中跟几个学生聊起来,他们一听我是零九届毕业生,眼光中便流露出怜悯:你们这一届,真不容易啊。

   我是一个大专生,英语没过级,成绩湊和,刚开始自考本科,还有漫漫长路。

   零九年春节之后,我回到广州。跑了两场招聘会,一个在华师大,一个在岭南学院。华师大那场,人非常多,我跟着人群排长队,排了两个小时,在终于可以拿到进场券的时候,突然失了兴致——这是招本科的,况且与我专业完全不符,我就是打酱油的,结果就走掉了。

   岭南学院那场,招的是专科。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还碰着了几个同校同学。投完简历的时候,我惊讶我把十份简历都投出去了——后来知道原来只有五份。投了一个连锁餐厅的助理,广武酒店的前台(特记得那个招聘人员瞅着我不屑的样子——我人矮,声音沙哑,口语结巴),一个学院的助理(当时那招聘人员使着劲夸我,把月薪都说到5K的程度了,后来通知我面试我没去,估计会被忽悠去干业务),一个叫富海人才招聘(传说中到招聘会宣传的),还有什么不记得了。

   之后就开始漫漫的网络投简历之路,许多简历都是泥牛入海,当时还没毕业,也不怎么急。后来是三月份的某天,跟一个朋友去打球,认识了他的同事小G,闲聊之后,他便说他的同学小J在某公司上班,专业也相符,问我是否有兴趣。至今我还感谢那两个人,江西的朋友,给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虽然我只做了一天。我留了电话给他,心想人家也只是嘴上客气,结果,第二天早上九点钟,便被电话吵醒,竟然就是小J。电话里聊了几句,他告诉我做的是电话营销,头三个月保底一千五。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异常渴望一份工作,不论是什么。

   小J是我们专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也在做电话营销员。我们这个专业,听起来名声响亮,实则悲惨莫名。要踏入这一行,没有三五年的煎熬和艰难的考证,走不出来。在小J的介绍下,我找到了第一份工——电话营销。

   我上班的职责,就是打电话,打给各个公司,推销我们的业务。第一天到公司之后,有主管来培训我,一方面强调工作的艰难性,要我做好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告诉我一些打电话的技巧。头三天,我是不用打电话,只需要观察同事怎么工作。这是一个有趣的经历,我在当天下午打了三十个电话,期间也有同事拨内线跟我聊天,告诉我一些技巧。我真的怀念那些人,他们纯粹得可爱,在我之后的工作中,再也没遇到。

   在第一天即将下班大家在进行一天工作总结的时候,家里人来了电话,告诉我,托了关系让在广州的S姐帮我找了一份工作,要我联络S姐。

   和S姐联系了,电话里她简单地告诉我,她能帮我进公司,但由于我还没毕业,所以只能以实习生的身份过去,也希望我尽快。第一份工在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S姐在保险公司,她是湖北人,也是因为她,我对湖北女孩子有着异常好的印象。记得在广州第一次与她见面,彼此还不认识,她见了我,便揽了我的肩,让我感觉亲切。与她接触下来,她的精明能干,着实令我受益不少。

   在S姐的帮忙下,去了保险公司当内勤。现在的我,完全理解S姐当时欲说还休、模梭两可的话,当时自己的表现,实在太差劲,完全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天真学生妹。或许我最终没能在保险公司留下,除开文凭的问题,最大原因是我实在不懂办公室生存之道。

   六月份,当我离开保险公司的时候,心里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失望。又是网上投递简历的开始。

   记得那一天,我到了一个公司面试,一同面试的有十几人,居然还碰到同校师姐。面试的总经理滔滔不绝,最终目的就是把我们这些以不同名义招来的人忽悠去当业务员。我记得当时轮到我自我介绍的时候我这样说:我是XX,跟前面那位x小姐一样,毕业于XX大学,之前在XX保险公司当内勤,工作职责是对公司外勤进行培训辅导。就在经理结束长篇大论开始问我们意见的时候,我出声发问:我的问题有三。第一,您的意思是不是我们不管是以后做哪个岗位的人,都要经过业务的培训?第二,这个时间要持续多久后我们能做本职工作?第三,我们的薪金是如何计算的?

   经理回答完我的问题之后,说如果有觉得不适合的,可以现在走。现场的人都站起来,和我一起,走了。走出了这家公司,心里感觉挺难受。上了出租车,跟司机有聊了起来。

   我说,读了书,到最后找半天找不到工作,未了还要被人忽悠过来跑业务,真是难受。

   司机安慰我说,跑业务好啊,以后出来发展更好,只是一开始辛苦点。

   我说,像你一样开出租多好,一个月赚得也不少,还自由。

   司机说,小姑娘,你们这些是坐办公室的,懂电脑,不像我们,没学历,别灰心,慢慢来。

   我正欲开口说话,接到了第二份工的面试电话。

接到电话的时候,我根本想不起是什么公司,还是回来百度了来电,才找到的。当时担心公司有问题,因为跟我说的时候,讲的是XX小区。

   记得第一次面试的时候,我穿着高跟鞋,千辛万苦地找公司地址的时候,烈日炎炎,脚尖疼痛,走了许久也没找到路,情绪有一度难以控制,还打了电话给朋友抱怨——好累,真不想去。

   最后还是到了,进公司的那一刻,真是个惊喜。环境幽雅,是我喜欢的。XX小区亦算是豪宅类型,绿化做得好,鸟语花香。一轮面试我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非常想留在这里的工作, 环境太好了。在面试完回家的路上,我对这句话懊悔不已,太不得体了。

   或许是幸运,第二天又被通知二面,第四天便到公司上班,拿2K的月薪,文职类的工作。

   这份工作,一开始我觉得我实在太适合它了。就个人来说,我唯一的优点是对所有东西都有兴趣学,虽然每一种都不能达到顶级水平,这份工恰恰需要这么一个人,需要知道很多,但不要求精通。于是在一个月的试用期后,不管是部门上司还是公司老板,对我的工作表现都给出好评,顺利的转正,拿到2.3K的月薪。这份工,我做了半年。

对于我这次辞职,家里人的态度明确:你太冲动了。

   在他们的理解里,一个女孩子,专科毕业,工作单位不错,工作清闲,工资正常——那还要求什么呢?一位老师甚至跟我说,你在我们班里,除了那些找关系的,是工作最好的一个。

   是,我的辞职是冲动的,但我当时清楚地知道,我迟早会走。

   九月,我工作的第三个月。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几个另一个行业的朋友。当时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偶然地谈到某地有一个项目,当中有几个人说,如果这个项目让他做,他能怎么怎么做,能赚多少多少钱。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我听得兴致勃勃,对于他们说的技术上的东西,我完全不懂,最后只知道,促成这个项目,要找人。

  可能事情就是这么巧,我的一个朋友的亲戚,在某地有些关系。事情的发生就是这般莫名其妙,到十月份的时候,这个项目被拿了下来,而在这期间,我作为一个中间人,全程参与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刚好公司做一个项目,也刚好那时候公司出了些事故,于是我就到这个项目里。这是一个短期内就赚了上千万的项目,而我也有幸认识到一些人物,我在他们面前脸上微笑,手心直冒汗。这两件事给我的感受很深,当然不是只看到赚的钱,我就是在想,为什么?这个问题深植我脑海。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我说,赚钱,要赌大的,风险虽大,但够剌激。

  项目完成之后,我拿到一笔提成。拿到那笔钱的时候,感觉迷茫。我想,未来,要怎么样?难道就一直这样当一个文职,朝九晚五?我到底要什么?

   即使是现在,我依然在创业跟职业这两条路间摇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我肯定是要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但是这个未来,是要花我多少年的时候我才能打下第一个基石?后来,发生的事情迫使我不得不辞职了。【转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