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堂主办的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肄业生合影。这里是日本间谍在中国的培训基地,这些学生大多在甲午战争中充当日本军队的先锋。
热播剧《潜伏》为观众展示了战争期间中日、国共之间的谍战内幕,事实上日本早在19世纪末即开始在[url=]中国[/url]经营庞大的间谍网络,为入侵中国做情报准备。旅澳学者雪珥长期搜集清末日本谍报资料,下面的故事为大家重现了当年惊心动魄的谍战风云。
1895年10月4日上午11∶30,日本广岛,战时大本营,御殿前庭。一名脑后垂着长辫、身穿大清国平民服装的人,被御前侍卫角田海军大佐引领着,拜谒明治天皇。角田大佐朗声禀报了拜谒者的姓名、略历。明治天皇温语褒奖有加。
这位拜谒者,名叫宗方小太郎,日本最著名的间谍之一,其撰写的大量中国问题研究报告,成为决策层的重要参考依据。
甲午战争,一场改变了东亚乃至世界命运的大战,在炮火连天的背后,还有着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忍者般潜伏已久的日本间谍,在大清国的内部发动了致命的打击,其影响甚至远超出军事层面……
密码
日本外务省的“周到服务”,显然令中国驻日公使汪凤藻有点意外:他拿到手的那份长长的文件,居然已经一反常态地翻译成了中文。
这是1894年6月22日,为了从朝鲜共同撤军的事宜,双方已经来回折冲了近20天。日本政府不仅不撤退军队,反而决定增兵。汪凤藻手上拿的,就是这一“决不撤军”的照会,甲午战争史上著名的“第一次绝交书”。
被谈判搞得焦头烂额的汪凤藻,显然无暇多考虑这一反常的“周到服务”,朝鲜那边,日本军队无论在人数还是装备上都占尽优势,北京的总理衙门和天津的北洋大臣李鸿章,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日本方面的消息呢。
汪凤藻将“绝交书”交给了译电员,用密码电报赶紧拍发。这次可比以往效率高多了,毕竟省下了一道从日文翻译成中文的程序。当时还没有无线电报,密电都是各自译成密码后交电报局拍发,各国皆然。当中国使馆的工作人员将密码电报送交电报局时,日本照例抄录了一份副本。但这一次,日本人再也不用为破译密码伤脑筋了,他们拿出了自己写的中文版的“绝交书”,略加比对,中国使馆的密电便显出了原形。
日本政府只不过主动花了点日语翻译成中文的工夫,中国使馆就主动将密电码全盘交出。主持“绝交书”中文翻译和密电破译的,正是日本外务省的电信负责人中田敬义。因此功劳,他后来官居外务省政务局长。
日本人获得了密码,不动声色,从此不仅掌握了中国使馆与国内的全部通讯,而且,还从中截获了大量军事情报。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国海军实力相差无几,但日本舰队总是能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集结优势兵力,除了陆上的情报人员之外,应该也与此密码的泄露有相当关系。
直到1938年中田敬义本人披露此消息之前,中国方面对此都懵然无知。而中田敬义揭秘时,大清国早已灭亡了27年,日军的铁蹄也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百多年来,多如过江之鲫的甲午战争研究者,对此细节多未重视,而美国人却似乎受到了启发。这一用“钓鱼”手段破解密码的方式,后来被美军原样用回到日本头上。当时,美军从日军一系列电报中,发现十分频繁出现“AF”代码,估计应该是指中途岛。为了进一步查实,美军便用浅显的英语拍了一份作为诱饵的无线电报,报告中途岛上的淡水设备发生故障。果然不久以后美军截获的一份日军密码电报声称:AF可能缺少淡水。自此,美军便对日军动向了如指掌,太平洋战局大为改观。
乐善堂秘史
1888年盛夏,汉水之上发生了一宗抢劫案。这在充满了潜规则的水上世界,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
被劫的人是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书商,自称来自福建,船中满是书籍和杂货。令劫匪惊奇的是,这位小帅哥却不慌乱,对劫匪头目赵某说:“观公状貌,当系一方豪杰,何以不掠富豪,而劫我这样的小商人呢?我实在为你可惜。”
赵老大倒也爽快,讲了一通官逼民反、无奈落草之类的套话,两人谈得十分投机,赵老大便将其释放。而这位少年书商居然给了他一份大礼:一支崭新的手枪。喜出望外的赵老大表示,将传令沿江数千徒众,对该书商不得为难,并妥加保护。
这位小书商,其实是汉口乐善堂的日本间谍藤岛武彦,时年仅19岁。此次携带货物奉命前往西北,先到兰州安顿下来开设店铺,一则作为掩护,二则以回收的货款作为进入新疆的费用,其目的是要说服新疆巡抚刘锦棠联日抗俄。
水匪赵某随即被官府抓获,羁押在襄阳大牢中,藤岛得讯,星夜前往救援,但赵某已被枭首。藤岛便冒险将赵某的首级盗出,看守们一路追赶到汉水边。藤岛无奈,将首级绑在腰间,跃水逃逸,终因体力不支,而在登岸后人事不省。他醒过来后,便在岸边将赵某的首级掩埋,再通知赵的手下前去挖掘。藤岛此举令赵某的手下感激涕零。
在乐善堂作为侦察重点的六类中国人中:君子、豪杰、豪族、长者、侠客、富者,赵某正符合其中的“豪杰”类别,是日本间谍的重要“策反对象”。行事严谨的日本人,将“豪杰”又细分为八类:企图颠覆政府者;企图起兵割据一方者;对于欧美在国内的跋扈,深感不满,而欲逐之国外者;企图仿效西洋利器者;有志于振兴工业者;有志于振兴军备者;商业巨子;提倡振兴农业者。他们还专门强调,下列缺点者,则不能列入“豪杰”:品行不足为人仪表;智不足以分嫌疑;信不足以使人守约;廉不足以分财;见危而图苟免;见利而图苟得者。
乐善堂的日本间谍们,就根据上述标准,“发现人选”后一面详细打探,制作档案;另一方面设法与其接近结交,谍报工作做得十分扎实。因此,尽管可能耽误西北侦察大事,藤岛武彦还是前往营救赵某。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特工便在中国黑社会中成功渗透,并且不断地鼓动“豪杰们”发动内乱,以配合日本对华外交及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