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8日 09:28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路未平(廉江)
昨天《校庆“圈钱”,当为后来者深戒》,痛批校庆“圈钱”的怪现状,这触动了我心里关于母校校庆的沉重记忆。前不久,为能参加母校50周年校庆,我和5位同学分别给“校庆筹委会”寄去详细的个人资料,以便索取邀请函。后来,我们6位校友中,只有两位从商从政的同学收到邀请函,而我们4位“教书的”都没有收到。
致电“校庆筹委会”后,我得到的答复是:一般校友不发邀请函。校庆当日,母校竟以捐钱的多少把校友分等级。那一刻,我不禁扼腕痛惜:母校曾经教导我们做一个高尚的人,现在她为何变得如此庸俗势利?
在“办学经费不足”的现实背景下,借校庆“圈钱”的闹剧绝不会谢幕:手段或许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在这种闹剧中,校方欢喜了———可支配的经费多了;当地ZF也欢喜了———陆续有人为自己的“政绩大厦”添砖加瓦;富贵校友欢喜了———脸上有“光”,子女读书受宠。然而,我等非富非贵的校友愁了———自己就像被母亲遗弃的孩子。我们还得替子女发愁———校方会不会因“财”施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