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AppleInc., AAPL)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但具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
这要取决于市值的计算方式,这道命题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这是因为衡量一家公司的流通股数量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由股价乘以总股本数量计算得出。一家公司市值究竟在何时升破一个整数关口(例如1万亿美元),具体关乎采用哪一项指标来计算流通股数量。
首先,公司总股本分基础股本和稀释后股本两种。基础股本指一家公司实际已发行股份;如果该公司的股票期权、认股权证、可转换证券全部转为普通股,普通股总数量将增加,股本将被充分稀释。
基础股本和稀释后股本之间的差距虽不大,但切实存在,尤其是在那些已经向员工发行大量股票期权或正在大规模回购股份的科技公司。
截至6月30日,苹果公司加权平均基本股票数量为48.82亿股,但该公司的加权平均稀释后股票数量为49.26亿股。如果按照苹果目前的股价计算,两种方法统计的市值差别约为90亿美元。因此,如果使用稀释后股票数量来计算市值,苹果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的速度更快。
按照股票是以一个财季或财年的平均股数、还是以财季或财年末股数来计算的不同,上市公司的股票数量也略有差别。苹果截至6月30日的股票数量为48.42亿股,而当季的平均股数为48.82亿股。苹果近期一直在积极回购股票,因此财季末的股票数量更少不无道理。
由于股票数量总在变动,何时查看股票数量也有很大关系。当一家公司回购股票时,其股票数量就下降;当公司向管理人员和雇员发放股票或在收购中支付股票时,其股票数量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