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机制的“钻石体系”3.1 钻石体系的三个基础3.1.1
有限理性世界是不确定的,而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因此必然导致以下三个结果:一是一个人是不能够却每一种方案导致的后果;二是个体无法完全了解所有的备选方案;三是无法进行复杂的计算。因此,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的假设的不符合现实的。
按照西蒙的定义,有限理性是指“主观上追求理性,但是客观上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点。”这一假定将所有完备的缔约活动(有或无私人信息)归入不可能实现的一类。有限理性对经济组织的研究是很重要的,“正是因为单个个人的知识、预见力、技术以及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组织对实现个人的目的来说才是有用的投资”(西蒙,1957b,p199)。不过,西蒙通过“满意度”来衡量人们对信息的获得的程度,不能够成为经济学的效率性分析。
3.1.2
机会主义机会主义行为是交易费用研究的核心的概念,它对于具有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经济活动尤为重要。所谓的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人们在交易过程中不仅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且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谋求自身的利益,例如,随机应变、投机取巧、有目的和有策略地提供不确实的信息,利用别人的不利处境施加压力,等等。机会主义与谋求私利者的不同点在于:后者虽然也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威廉姆森对机会主义的理解可以从这句话看出:“我说的投机指的是损人利己;包括那种典型的损人利己,如撒谎、偷窃和欺骗,但往往还包括其他形式。在多数情况下,投机都是一种机敏的欺骗,既包括主动去骗人,也包括不得已去骗人,还有事前及事后骗人。”如果没有机会主义,那么在发生事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形,合同双方只要进行讨价还价即可,具有专用性的那一方也还是可以得到自己应有的利益。因此也不会产生“套牢”的现象。机会主义与代理理论中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义的。
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是交易成本的行为基础,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当资产存在着专用性时,按照威廉姆森的结构性转变——事前的完全竞争就会变成事后的双边垄断或垄断,交易双方就会在事前合约中没有约定好的事项中,不断的讨价还价,从而造成交易成本。
3.1.3
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是指“资产在没有价值损失的前提下能够被不同的使用者用于不同投资场合的能力”。威廉姆森在关于资产特定性的讨论中,使用了“根本转换”这样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来说明在一个交易关系中投资实际发生前与交易发生后双方关系的根本变化。他指出,在投资实际发生前,企业和个人通常都具有很多选择,不容易被别人“敲竹杠”,但一旦投资已经实际发生,投资者的选择很可能就会消失,他与交易对象的关系就被锁定,具有了特定性。
在现实经济中,许多投资均具有专用性的特点。比如说,为某种车型设立的模具,他的价值高,但是又仅仅只能够为一种车型所用,别的车型无法配套,或者即使能够配套,也会存在法律上的纠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产专用性更加明显,用于耕地的小型拖拉机,不可以用于运输;拥有专业的种菜技巧的农民,他的技能不能够种出好西瓜,更不能够成为高级工程师;种植的苹果树,不能够改变为别的水果,更不能够作为板材等等。因此在实际中是具有专用性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