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64 0
2009-12-21
一、金融危机——遗忘基本经济规律的教训


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遵循生产——消费——再生产的路线,没有消费就产生不了刺激生产的动力最终导致生产过剩,造成经济危机。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由于人们忽视了这一基本经济规律,用“爆发”只能说明人们遗忘基本经济规律太久以及金融危机的巨大破坏性。经济繁荣掩盖了危机的积累,人们在高兴地享受生产对生活带来美好的同时,带有盲目性的市场调节已经在积累着带来危机的扩大生产的冲动,这种冲动蔓延到整个经济领域,加速了脱离消费实际需求的扩大生产。随着金融在经济运行中地位的日益提高,危机的爆发就首先从这一领域凸显出来,金融的问题最终还是生产领域切身体受。
美国次贷危机促因的众说纷纭归结起来还是对基本经济规律的遗忘。克林顿执政期的经济繁荣激发了广泛的野心,最尤突出的就是银行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扩大流通性。银行依托的是房地产业,把不存在的房地产消费制造出来,这种虚构的消费反作用于生产,那些不能被消费的房子就造起来了,生产过剩产生了。当银行的应收账面贷款积累到一定程度,消费者无力把这些数字变为现实是,次贷危机这一问题就跳出来教训健忘的人们了。房地产行业延伸的生产领域很广,房地产的问题就传染过去了。经济流域各个行业的划分是认为的,天然的市场是互通互联,自由交换的,一个产业自己不会单独出现问题,肯定夹杂了其他产业的推波助澜,相对地,一个产业的经济危机也会腐蚀整体经济。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就演变为美国的经济危机,国家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鸿沟触目惊心地 、残酷地展示给人们。美国虽然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但是还是没有能力构筑有效的预防体系,逃避不了经济周期规律,人们总是在沉浸在经济福利的同时,很快将基本的经济规律抛到九霄云外。
二、金融危机之下的中国
市场经济的市场确切地说还是被主权国家分割的一定空间概念,这些分割的空间概念虽然各自封闭运行,但是全球化时代,连接的重要手段——贸易,非常紧密。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进口国,一直以来贸易的顺差激励着中国工厂疯狂地生产。在相对封闭运行之下,我国的经济与美国没有关系,消费推动生产,生产供给消费需求,一切自由把握。但是在依靠外贸拉动GDP增长的热潮下,美国市场消费的萎缩立即使我国的生产停下来,经济恶化。外贸需求替代国内消费的经济发展战略应经塑造了经济面貌,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采取,惯性极强,国家依赖性极强,短期不可能彻底改变,但是不变迟早会破坏经济健康发展,眼前的阵痛和长远利益扭打着,中央无力作出抉择。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归结到一点就是上述所列。
另一方面,眼下金融危机在我国的影响已经超出了这场危机本身,把我国一直以来积攒的问题都全部激发出来了。由于我国经济改革在不断变动中,积累的问题原来都是小声嘟嘟,随着金融危机的痛苦也被喊了出来。所以,金融危机下,我国的经济形势分析判断才会有如此色彩斑斓的言论。危机下首先是“危”,当头棒喝,叫停!以往不能痛下决心,优柔寡断中错失良机的现象得以遏制。因此,当前危机之下,变是肯定的,即把我国维持生产的基本环节健全,把在外的消费市场回归到国内,重点发展国内消费促进生产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再浪费我国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外的生产、服务都垂涎于中国的大市场,并且稳步占领了不少市场,如果我们连自己大门都守不住,一味地发展外贸也只是重复生产环节中最低端的分工,最终我们不但会放弃国内市场,也会使经济发展形态停留在低级阶段,经济命脉把握在别人手中。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国内消费的重要性,但是,消费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居民要有收入,如果有大把钱在手中,政府不去推,老百姓也知道自己掏钱买商品和服务。反之,政府如何鼓动也改变不了现状。谈到消费就不得不说我国的贫富悬殊,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和产业工人没有社会保障,只有维持基本生活的费用。农民无法增收,工业资本在外贸主导下利润微薄,工人的工资收入得不到增加,这是我国劳动领域报酬的主流,缺乏给工人增加工资的舆论;我国各级政府为了GDP数字的增长,单方面扶持企业,将财政等各种公共资源向企业一方集中。产业工人付出了劳动,不能够分享工业经济发展的利益,资本占据了经济发展的几乎全部利益,因此,居民普遍维持生活,消费根本无力。我国到了停下狂热的GDP的非常时期,中心要转向把经济发发展的成果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没钱消费的最广大的农民和产业工人。自上而下的法律、政策调整将非做不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