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45 2
2009-12-21
今天坐公交车没零钱,去报摊买了一份钱江晚报,拿到零钱又能消磨时间。其中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结合前些日子我的应聘经验,上来写一写东西。不为别的,就想说说中国的高等教育的结果如何。

       从1999年扩招开始,中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就开始出现井喷的状态。从最初的100万到今年的647万,中国式的高等教育速度如同GDP一样坐着火箭升空,其中的褒与贬恐怕只有当事人最清楚。今年在毕业前找工作时我就想明白了,高等教育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找工作的筹码,而是作为一种自身素质的提高的要求!这样或许我们能恰当地找到自我安慰方式。或许这种想法更多的存在于国家领导人的头脑中,像我这种市井小民并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全民素质提高的问题。

       好了,言归正传,今天的要说的是一个浙江大学的博士生去浙江工商大学做辅导员的事。高等教育从高中开始一直可以延伸到博士,虽然说公费的比例越来越少,不过国家为培养每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的花费并不少。一个完全可以由本科生完成的工作,竟为满足高校的虚荣心而要求博士生去做,这是否可以为其安上一个损坏国家经济利益罪呢?博士生作辅导员无异于让本科生去大街上扫地,这笔账谁都算得过来!
       前些天在网上看见一个餐馆趁着当下工作不好找的状况,竟以一个本科生的要求招聘洗碗工,这着实让人吃了一惊。而这种状况也将在一定的时期内长期存在。如果仅仅为了提高全民素质而去过分的发展高等教育,这会不会又会成为另一个大跃进呢?就业的结构性失调相对于周期性失调来说更加可怕(不知道用的对不对)。这教育部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了吧?

        我们应该投身高等教育,而这也要有经济结构转型的配合,不然高等教育的结果是造就一大批怀才不遇的中国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1 17:08:22
大千世界,各种奇事都会有,而且经常会在信息接受者的头脑中产生扩大效应,我们应该适当地去适应各种信息。虽然中国的经济、教育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们确实在进步,路还很长~~    谢谢楼主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1 17:20:20
大学生,严重剩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