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11723 4
2018-08-22
我的模式是要检验地级市环境污染的,资料是从2008-2014,应变量是pm10,只针对自变量、控制变量做回归都没有产生共线性问题,vif都只是1、2,最大到4。但放入地级市(120个)的固定效应后(经过检验要做固定效应),许多自变量、控制变量都产生严重的共线性,vif甚至有到50的。

爬了一下文,探讨固定效应产生的共线性问题,多半是讨论固定效应本身的变量被omitted掉怎么处理,但我的地级市变量、自变量、控制变量都没被omitted。

如果自变量、控制变量本身没有共线性问题,固定效应后才产生共线性,是该怎么处理?多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8-23 09:04:39
不随时间变化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会被固定效应模型删除
https://bbs.pinggu.org/thread-6389014-1-1.html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762056&pid=50933857&from^^uid=286128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4-9 16:54:34
请问用固定效应模型时如何输出vif值呢,一般回归的estat vif不适用于xtreg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6-16 15:35:50
vif,uncentere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7-6 21:05:02
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加入固定效应(FE)确实可能引致原本不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这是因为固定效应模型本质上是在每个时间点上对每一群体(在这个案例中为地级市)进行中心化处理,即将各变量从各自的均值中减去,以便消除个体特定但时不变的影响。这一过程有时会导致某些解释变量与新生成的虚拟变量(即经过均值调整后的截距项或固定效应自身)间产生高度相关性。

面对这种情况,你有几种可能的策略:

1. **特征选择**:检查你的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中是否有一些是重复信息的,或者它们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如果有的话,考虑移除其中一部分以减少共线性的影响。

2. **使用其他模型**:考虑是否可以转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虽然这种方法有其自身的假设限制(比如个体效应与解释变量不相关),但它或许能避免由于固定效应引入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然而,这需要你根据数据和研究设计的实际情况来评估。

3. **逐步回归**:尝试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它能够识别出那些对模型预测值贡献最小或与其他变量高度相关的自变量,并自动排除它们。这样做可以简化模型并可能缓解共线性问题。

4. **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如果多重共线性问题是由于数据的固有特性造成的,那么使用岭回归可能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在损失函数中加入L2正则化项,岭回归能够减少参数估计值的方差并降低共线性的负面影响。

5. **理论指导下的变量选择**:回顾你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框架,确保所选解释变量对你的研究问题是必要且充分的。有时,基于理论而不是统计方法来调整模型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在实践中,你可能需要结合上述多种策略,并通过反复尝试(比如使用交叉验证评估不同组合的效果)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记住,解决共线性问题的关键是在保证模型解释力的同时,减少因变量间相关性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