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考证 经济类
1284 0
2018-08-23

第7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本章考情分析】

  

年份

  

单选题

多选题

合计

2017年

1题1分

1分

2016年

1题1分

1题2分

3分

2015年

2题2分

2分

2014年

1题1分

1分

2013年

2题2分

1题2分

4分

2012年

1题2分

2分

【本章考点概览】




【本章考点详解】

【考点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形态和计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具体见表7-1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形态                          表7-1

  

价值形态

  

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收入形态

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产品形态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三、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总收入(GNI)的关系

国民总收入就是过去所常用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国民总收入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四、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3种,具体见表7-2

                      GDP的计算方法                                   表7-2

  

GDP的计算方法

  

含义

生产法

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GDP。

收入法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GDP。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提示1】劳动者报酬:  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主要是劳动所得,也都列入劳动者报酬。

  

【提示2】固定资产折旧是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价值按规定比率提取的计入生产成本的折旧费。

  

【提示3】生产税净额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ZF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提示4】营业盈余是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但要扣除从利润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如果从ZF获得生产补贴,应将补贴计入营业盈余中。

支出法

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支付总和来核算GDP。

  

1.三部分的计算公式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运用支出法核算GDP,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资本形成率是指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最终消费率指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四部分的计算公式:如果对居民和ZF的支出再分开核算,则有: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C+投资I+ZF购买G+净出口(X-M)

【经典例题】

【真题:2011年单选题】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总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D.国内生产总值仅具有价值形态

【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可通过排除法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A选项和B选项说法相同(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所以A选项和B选项均错误。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D选项错误。本题 C选项考核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表述正确。

【真题:2008年单选题】如果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ZF购买、X表示出口、M

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

A.GDP=C+I+G+X         

B.GDP=C+I+G-M

C.GDP=C+I+G+(X+M)     

D.GDP=C+I+G+(X-M)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支出法GDP的计算公式。

【真题:2015年单选题】可用于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是()

A.支出法   

B.收入法  

C.生产法   

D.综合法

【答案】A

【解析】GDP计算的方法中支出法包括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和净出口。

【考点二】储蓄—投资恒等式
                       储蓄投资恒等式                               表7-3

  

项目

  

部门

储蓄投资恒等式

推导

四部门

  

消费者(居民)

  

企业;

  

ZF部门;

  

国外部门

  

  

  

I= S+(T-G)+(M-X)

  

(1)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C+投资I+ZF购买G+净出口(X-M)(2)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Y=消费C+储蓄S+ZF净收入T。由于,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即:

  

C+I+G+(X-M)= C+S+T,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四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部门

消费者(居民)

  

企业;ZF部门;

I= S+(T-G)

四部门基础上去掉国外部门储蓄(M-X)

两部门

消费者(居民)

  

企业;

I= S

三部门基础上去掉ZF储蓄(T-G)

【经典例题】

【真题:2009年单选题】如果用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ZF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    )。

A.I=S+( T - G )+ (M - X)   

B.I=S+T-G+M

C.I=S+( T - G )              

D.I=S+(M-X)

【答案】A

【解析】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I= S+(T-G)+(M-X)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