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21 0
2009-12-23
沈文璟  
哥本哈根会议再一次印证人们关于政府间大型会议的印象:一个定目标、发责难,却不解决问题的论坛。同时也提醒我们,全球经济、政治、环境等问题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而解决问题的各种人类组织(民族国家、地方政府、国际组织等等)却已经跟不上问题本身增长的步伐了。

确实,以低成本的远程通信和信息技术为中心引发的革命,已经彻底改变企业、社会各个领域的行事方式。指数级增长的人口和生产能力,给人类的治理水平带来了高难度的挑战。现今全球吵闹不休的气候问题、贸易问题、金融问题等都是明证。

这是一个需要新思维新行动的时代。

本期作者聂庆平先生给我们贡献了他关于“人民币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与主流倡议不同,他认为,就目前中国的金融能力,“人民币国际化”是不必要的冒进之路。他还认为,为了争取主动权,中国政府应该明确表示,不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自由化路径。

提出与主流意见不同的主张,需要勇气。而如果没有这种勇气,或者社会不容许有不同意见的存在,只会导致社会整体的失败。这是来自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先生的高见。其文指出,“美国社会现在所经历的巨大的危机,就部分源于对潜在灾难的视而不见”。

当然,马凯硕先生特别声明了他的立场——一个热爱美国、希望美国社会取得成功的批评者。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只有无批判力的爱国者或无情的批评家,都会走向衰弱。

中国情况怎样?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苏伟先生和何亚非先生等有理有据地向发达国家争取正当权利,值得赞赏。但我们也要问,回到国内政治,既得利益者们又有什么理由继续维护特权,而让民众继续做出牺牲。正如本期作者秦晖教授在文中呈现的中国贫穷人民所受的不人道待遇,难道不令任何一个号称中国“不差钱”的“精英”颜面顿失?

美国今天的困境,部分也源于它说一套做一套。但中国却有不少“精英”呼吁中国应学习美国这种“手腕”。客观来看,中国对外确实有开放心态,从各个层面都焕发出学习先进的意愿。而反过来,如果美国仍然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来自美国之外”,即使它现在仍有世界最强的军事、经济、制度力量,未来也一定被中国超越。

但如果,中国学习已落伍于时代的经验,比如说一套做一套,那么,所谓复兴就只能是虚弱的谎言。意识形态确实有强大动员力量,可以超越经验、也可以超越地域。但是,绝对不能虚假,因为“人民不是随意摆布的傻瓜”。

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人民。本期特辑“互联网时代的政治”,集合对互联网对于中国内政外交影响的新鲜观察,让当政者必须思考,现在的一些治理方式是否得不偿失。

2008年世界历史进程已全面转折,到今年已经一年,时不我待。就像奥巴马先生在长城上之言“Our time here on Earth is not that long, so we better make the best of it”。

历史既然给了中国难得的机遇,自当有先进人物产生创造历史的激情。但是,中国能创造出有别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新文明型态吗?现实来看,中国政府的负债规模在不断扩大,货币政策仍将宽松,中国人民的车文化和信贷文化一往无前……。如果中国改变不了自一战以来西方开启的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可以想见,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的困局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