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篇文章中列出了上述报告的一些结论。
  电网发展规划。根据获得的19个国家电力系统的数据及其综合分析得出,大多数电力公司都计划在近些年内和未来时期增加电缆线路的敷设。例如,在1993~1994年上述国家11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为803.1Mm,其中电缆线路总长为13.86Mm(1.7%)。电力公司关于近些年内电缆线路敷设规模作出的决策及未来规划,证实了典型电力系统电缆线路的应用发生了本质的增加,这由下面所列的数据可以得出。
  组
  1           2            3
  近些年投入的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km                5610              30620     29170
  其中电缆线路,%                                                        10           1.7          0.4
  未来将投入的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km                7376              11171      11898
  其中电缆线路,%                                                        18           4            0.8
  上述电力系统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按照额定电压的高低分为三组。归为第一组的是电压为110~219 kV的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归为第二组的是电压为220~362 kV的线路,归为第三组的是电压为363~764 kV的线路。
  对电力公司提出的一个问题的目的是,查明国家是否存在现行的法规或者其它标准文件,其中规定了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应用范围。对电力公司答案的综合能够确定,参与调查的大多数国家都没有上述法规。丹麦、比利时和法国除外,近些年来这些国家的电力公司和政府机构之间签定了相应的协议。
  同时,大多数电力公司在敷设新的线路时,都采取了一定的技术政策。这个政策的方针是400 kV级线路以架空形式敷设, 110~150 kV级线路在城市辖区敷设,而在很多情况下,城郊地区以电缆形式敷设线路。同时,在特殊情况下,400 kV级电缆线路敷设在市中心。例如,柏林供电公司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必须保障城市中心地区电力负载的急剧增长。负荷增长的原因是由于政府机关迁入柏林从而大规模建造房屋所致。考虑到这一点,90年代初,向柏林中心地区近距离送入较大的通电能力公认在战略上是合理的。这种决策将保障长期的可靠供电。计划通过敷设具有强大通电能力的交叉电缆—架空输电线路的途径来实现。为了输电,应用380 kV高压电网。
  决定应用电缆线路的其它原因是,没有架空线路的通道、公众的要求、环境保护、敷设时间、经济因素及其它原因。
  环境保护。综合调查表相应各项的答案表明,环境保护问题在最大程度上与架空线路相关。随着架空线路额定电压的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具有提高的趋势。涉及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是:磁场和电场的影响,地势的恶化,地段的征用,运行输电线路的噪声等。
  由于在距离电缆路线几米的地方,场强就已经急剧衰减,因此大多数电力公司都忽视了运行电缆线路磁场的影响。应用400 kV电压和1000 A负载的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磁场强度的分布例子如图所示。
  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磁场(地面上1m):
  1—400 kV、1000 A电缆线路;2—400 kV、1000A架空线路
  上述电力系统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磁场强度的最大值如下所列。
  线路组                                      场强,μT
  架空线路                    电缆线路
  1                                 2-48                           3-100
  2                                 5-100                  15-100
  3                                 6-100                    42-280
  磁场强度的值根据地面上1m处线路的轴线来测量。
  许多电力公司都考虑了电场的影响,但是电场强度允许值的偏差却是非常明显的。例如,上述电力系统电场强度允许值的一般值为7~15 kV/m,在公路交叉点为7~10 kV/m,在居民区为5~10 kV/m。在比利时和加拿大执行最严格的规范,在架空线路运行的任何条件下,电场强度的额定值都不超过5~10 kV/m。对于第一组架空线路,距离地面1m处的电场强度平均值为5 kV/m,第二组—7.7 kV/m,第三组—11.2 kV/m。
  在敷设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时,可征用地段的总面积取决于杆塔上线路的电压和回路数。例如,根据电力公司的资料能够获得有关可征用地段大小的平均数据,对于1km架空线路的路线,第一组的值为20000~35000 m2,第二组—30000~45000 m2,第三组—40000~55000 m2。较小值为单回路架空线路,而较大值为双回路架空线路。在应用电缆线路时,可征用地段的大小为架空线路的1/4~1/3。
  很多情况下,在对比电网发展方案时,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施工期限引起关注。综合电力公司的数据能够查明以1km三相线路所用天数来计算的、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输电线路敷设时间的平均值、以及最小值和最大值,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数据如下所列。
  架空线路                           电缆线路
  1km三相线路所用的天数:
  最小值                                      9                                        20
  最大值                                      200                                          320
  平均值                                      40.6                                    106.7
  均方差                                      49.6                                         109.2
  价值指标。对上述国家电力公司资料的综合表明,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价值指标在数值上具有很大的偏差。这是由许多因素来决定的,这些因素甚至在一个国家范围内也是不同的。这些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土壤、路线的地势等),以及电力公司的技术政策,即电压结构、敷设架空线路(电杆、基础等)时所采取的方案、导电部分所采用的标准截面、电缆线路的敷设方法、工程管路的密度和进行管线改建工作的必要性等等。因此,认为没有提出基本建设投资数量的单位指标,而是提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1MVA通电能力输电价值的单位指标,是合理的。
  表2中所列的数据表明,在所研究的全部电压范围内,架空线路的输电价值在实质上低于电缆线路。同时,在第一组额定电压线路换成第三组线路时,架空线路的输电价值降低为原来的1/3以下,而电缆线路输电价值的降低约为77%。表2中所列的输电价值指标没有考虑到导电部分损耗的价值。所进行的分析表明,考虑损耗因素使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输电指标接近了。在线路高负载时,输电指标的这种接近在最大程度上表现出来,为6.7倍,尽管不考虑损耗,电缆线路的输电价格上涨达18倍。上述关系注定电力公司力求在大多数情况下偏重于敷设架空线路,在迫不得已的特殊情况下应用电缆线路。
  技术状况。在设计的第一阶段—选择电力线路方案阶段,就已经注意到了上述设想。同时,考虑了所有与电网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运行相关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线路的可靠运行问题。根据经过综合的资料,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的平均损伤率及检修工作的时间可以用表3中有实例的数据来说明。
  如电力公司指出的那样,在敷设电缆线路时非常重要的是考虑电网的运行条件。
  例如,对于很长的电缆线路,应该规定建造电抗器室以存储无功功率;电缆线路在电力系统电网中运行时,较低的电抗值能够决定电缆线路的电流过载,使绝缘恶化;电缆线路的负载能力取决于敷设条件等等。 
本文出自 
http://www.springcable.com/Simplified/7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