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57 0
2009-12-23
陈宝存:80后的海漂北漂加剧一线城市房价上涨
   一个不理智消费的国度,推涨了住宅市场。在云南卫视《民生大议》现场,与80后的日本朋友加藤嘉一的交谈很为融洽,作为早在89年就进入中国国旅的我来说,接触了很多国外的朋友。对于加藤嘉一先生所说的日本30岁以下的群体不会考虑买房的事很是理解。这样的习惯绝不仅仅是日本,几乎欧美发达国家,30岁以下群体靠自己的工资收入很难买得起房。租房是最合适的选择。
    我们不一样了。我们有溺爱的父母,有强烈溺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小皇帝们在溺爱中长大,挫折教育几乎没有。我并非社会学家,而且对于80后是垮掉的一代也不认同,但是,80后群体的面对压力的承受力实在不敢恭维。
    面临失业的大学生们,不理解自己为什么找不到合适的、清闲而收入高的工作。扩招后的大学生,每年毕业生人数,超过了80年代高中生的人数。我参加高考的81年大中专招生只有27万,而我考入的财经学院作为全国三大财经院校之一,85年毕业分配时,毕业生省会城市以下是争取不到的。
    没有合适的工作还有一个原因,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乃至硕士、博士,首选一线城市或区域最中心城市。比如河北的大学生,即使对于天津这样的直辖市,追捧程度和北京也无法相比。虹吸现象和毕业生对于工作选择的不理智,也是京深沪穗杭等城市房价暴涨的根源。
    我们有十分不合理的户籍制度、高考制度、福利制度,我们更有差距巨大的城乡差别、城市差别、东西部差别,任志强先生所说的上海买不起房可以回到农村去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涌入上海北京的海萍海藻们,看中的还是上海北京更多的发展机会。所以做北漂、海漂实际很幸福。

    我的北漂生涯始自89年,我们那时的北漂,身边聚集了很多后来成为大腕的人士,比如那英、孙楠、解晓东、胡晓晴等,比如80年代最著名的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演唱者任艳,第二届中央台电视歌手大奖赛的专业组通俗唱法第一名、《红旗飘飘》作曲者李杰等等,住的最好的也就是16平方的筒子楼。而我好像了解的孙楠当时只住在地下旅馆。我们北漂生涯,还赶上了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的票证时代,奶票蛋票肉票…………,难度相当大。我们在那个年代算收入不菲的,但是作为没有住房市场,更没有机会办理户口,连肉蛋奶菜都买不来的我们来说,拼搏奋斗才是根本。
    很多80后的朋友理解不了50、60年代朋友的生存状态。我是比较特殊的例子,几乎所有现在80后朋友们所经历的现实生活,我全赶上了。最早的北漂有我,福利分房直到97年才轮上我,作为省级国企财务负责人的我,也仅有60平米的旧房可供选择。02年在三线城市买商品房,而随着进入地产领域工作,奔波是难免的。三年四个城市奔波,我大致计算了一下,三年搬家六次,走遍了四个城市,而我身边跟着的是80岁的老母亲,老婆和没来得及上户口也不知道该在哪里落户的2岁儿子。
     
    海萍不离开上海,原因是上海的时尚和文化、机会。我想每个北漂海漂们都含着一个巨大的梦想。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抱怨京深沪穗杭的房价如此之高?一线城市的房价有否泡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看着每年涌入一线城市的大学生人数,我们知道,京沪的房价本该超越所有发达国家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京沪房价超越香港,本身就不是不能预见的事。
    那么收入呢?我们能知道的是收入绝对数的上涨幅度,当然不是所有阶层收入都是同比增长的。但是,一线城市的房价是由全国最高收入阶层(含灰色收入部分)和北漂海漂们决定的。遏制这些城市的房价,仅仅靠模糊定位的二套房贷收紧是做不到的。
    而数据中提到的宏观调控开始之后的2004—2009年,重点城市的住房均价增速加快,其中北京的累计涨幅达到163%,而同期GDP、人均GDP等指标涨幅均不及90%,仅有居民储蓄存款累计增长110%;类似的还有上海,房价涨幅高于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涨幅;广州住宅均价累计涨幅虽不及同期GDP涨幅,但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也存在一定风险。天津、武汉、重庆、南京等二线城市住房均价涨幅低于同期GDP等指标。
    这样的状况真实原因才是我们要探讨的。
    不是说这样的增长是开发企业来推动的,更不是什么地方土地财政的责任。好在还有京沪等一线城市的户籍限制,像现在这样的状况,户籍制度京沪全面放开是很难做到的。
    毕业生转移到二三线城市和西部地区,这是地方ZF可以重点做的。平衡东西部、一二线城市与三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才是解决一二线城市房价暴涨的最好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