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331 2
2004-12-20

市场的失灵的定义是,市场本身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情况。

我认为,公共草地的现象出现不了。

1我个人认为在理性人的行为下,公共草地行为出现不了。因为,市场有一定的饱和程度。据个例子,在图书馆自习,如果一个人的话,最静。个人效用最大,但是资源并未充分利用,然后第二,第三个人会进来,直到坐满为止。只是不会有人在进来,因为满了。或者是洗澡,每进一个人,就有一个储物柜,一旦进满了,就以为不能在进人了。草地也一样,一旦饱和。就不会再有人进入了,也无法进入了。

2我个人认为即使市场是充分竞争的,但也要有进入条件的。如果你没有牛,你也无法进入。同时由于人的理性,在进入前的市场调查中发现他的进入的结果是牛吃不饱,他还会进入吗?

3同时,只强调人的不断进入,难道不会有人退出吗?

4供求是均衡的,市场有一定的饱和度。

这还是在双方的竞争下,如果引入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的话呢?又会如何呢?

公共草地是国家的,由国家监管,或者委托别人看管。

通过制定规则来限制人的进入呢?

人是理性的,既得利益集团不会轻易让后来者轻易进入。因为一旦达到饱和点后,先进入的畜牲就要吃不饱。他们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一定会提高进入门槛,从而达到限制进入的目的。

从根本上说,如果产权明晰的话,一切都可以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2-20 16:33:00

楼主说的是哈丁(1968)意义上的“公地的悲剧”吗?该文有明确的假设,图书馆的例子不合适,因为草地的最佳规模与超大规模不是像座位那样容易判别的,而且后来的进入者的成本只有1/n由自己承担,边际效用却仍然是正的,除非吃掉最后一根草,情况才如你第一点所说的那样。

建议你分析问题时,提出明确的语境,包括假设,模型,例子。要不然后面的人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2-21 12:05:00
nie版主说得非常好。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自然科学定理都存在假设前提,数学模型研究的是理想状况,与现实都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不能完全照办西方理论的缘由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1 12:52:3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