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思考,欢迎讨论
12月23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宣布,双方已就福特向吉利出售旗下沃尔沃汽车公司事宜达成初步协议。这是在瑞典哥德堡拍摄的沃尔沃汽车公司总部(2008年10月1日摄)。新华社/法新
媒体一片赞扬之声,用上了这样的比喻:“万军之中摧城拔寨”
的确,我们总是这么情不自禁的感觉极其良好。
一贯认为美国对自己的产业保护是非常严格的,如果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的产业,给多高价都不卖,可是这一次,为什么对来自中国的吉利大开绿灯呢?
volvo是福特的一个分支,来看看他在吉利收购前都做了些什么:
1:作为瑞典的高档轿车生产商,沃尔沃之痛来源于其乏力的市场表现。2008年第三季度,其税前亏损达到4.58亿美元,较之于2007年同期1.67亿的负债,情势每况愈下
2:Volvo公司代理律师主动接触中国汽车行业,他是求着我们买。
3:Volvo有福特汽车的P1平台,对沃尔沃而言,它在世界范围销售的 S40、V50、C70、C30等系列车型都建立在该平台之上。在福特汽车对平台进行新的整合后,沃尔沃在这个平台上的产品逐步减少。以福特汽车公布的消息,未来P1平台,以生产福克斯和水星的系列车型为主(低端)。
4:volvo仍然拥有生产大中型汽车的P2平台。现在,在这里主要生产S60、XC90系列产品。原来在这个平台上产生的S80、XC70等产品已经被福特转移到别的平台(高端)。
5:福特拥有P24平台,是P2平台的升级版本。在这里,沃尔沃生产XC60、V70、S80的系列车型(不属于Volvo)。
6:在一系列平台的整合动作中,沃尔沃汽车的产品越来越局限,尤其是在新产品开发所需要的技术支撑方面,它无法通过自身的能力获得。换言之,它只能依赖福特。在沃尔沃被剥离时,这些不会对福特产生技术方面的影响,但对沃尔沃而言,则是相反的情况。
可以看到,真正的高端技术是提前转移了的,我们买到的是低端技术,这个符合美国只出口淘汰技术的战略,我逐渐明白了。
从更长远的角度思考,支撑未来汽车产业的毫无疑问是绿色清洁能源,美国早就开始研发。
而引进这些落后生产线会对我们带来哪些坏处呢?(好处不说了,媒体说太多了,其实坏处更需要警惕!!)
1:不是促进,而是遏制我们创新的步伐。毫无疑问,这些落后生产线对中国本土来说,算是“先进”的,吉利无需创新就可以扩张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2:让我们离汽车产业向绿色清洁能源的转型原来越远,可以断言,中国最终会把所有的发动机技术都掌握,当然了,这些都是烧汽油的发动机技术,而那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我们在技术上的对外依赖还是和原来一样强,那时候我们被迫引进的是清洁能源发动机技术。
引进技术就像引进吗啡,可能是药,可能是毒;是药则治病,是毒则麻痹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