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已经过去几天了。会议期间发生的事情在现代传媒技术手段下每时每刻都向世界人民传达。但是会议的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其实不如说是必然的。
众多的评论已经对这次会议的进程进行了详细的报道,甚至一些小花絮也被放大了解读。我在这里不再重复这些论述或者见解,我只想说一下我对此件事的认识。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的前提,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召开这次大会。当然是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人类无休止的工业进步以及竞争条件下的盲目发展,造成的大气环境变化,气候变暖,这种气候变暖造成的后果已经被人类认识到,或者不如说这种结果已经现实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将毁灭人类本身。因此,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们基于对自身生存的危机来共同讨论减排的问题。
但是,气候变暖的结果虽然可以预见得到,但是时间似乎还很充裕,在科学家的眼里,几十年后地球温度升高2度虽然造成一些环境变化,影响人类的生存,但也不全是这样的结果。在政治家眼里,则不仅有环境,还有自己所代表的利益。 这次峰会的博弈,不应该只看到表面,而应该看到本质,这样才能了解到这种结果的必然性。
当前世界生产方式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这样。而资本的本性则是赚取利润,资本不会相信眼泪,大家可以看到在全球呼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各国群众在会议期间大游行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小国几十年后面临国家灭亡的时候,这里恰恰缺少了罪魁祸首资本的代表者资本家尤其是工业资本家的声音。
政治上的博弈是经济的反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也是大资本和小资本,先进资本和落后资本之间的矛盾。看看美国及欧盟的表态以及他们的动作,再看发展中国家的表现,这些也不全然都是表象,而是本质的反映。在当前条件下,尤其是经济危机条件下,想让这 些发达国家对自己本国的资本进行限制,那不过是幻想,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虽说数量众多,但是在实力占优的发达国家面前仍然不免败下阵来。 因此,基于资本的本性,这只不过是一种无度的盲目的发展后对于后果的一种反映,一种意识到的危害后果的反映。如果让资本家牺牲个人的利润而去迁就广大的无产阶级以及其他各阶级的利益,那是不可能的。因此结果必然是妥协。
但是我们对于此也不必完全持消极的看法。发达国家以前在缓和阶级矛盾方面所做的事情,今后也会做,只要这种做法不违害他们的根本利益,甚至只有这种做法能够更好的保护他们的利益的条件下,他们才可能这样做,当然这是以技术的进步,以不减少赚取利润,以牺牲不发达或者穷国的利益的条件下才做的。因为这样做对他们有利,这样做对他们的生存更加有利,或者不如说这样做在取得妥协的时候在实质上并不损害自身的利益。 几年以后,或许可以达成一个协议,但那也不过是资本的手段已经有效的改变了自身的时候。
我们可以得到更进一步的启示,也即是说我们可以站得更高一点看待这件事。
资本的竞争现在已经发展到要求自我限制的地步了。但是资本的本性却不需要这个限制。自觉的进行融合还是让这种盲目的发展继续进行下去?最终是靠生产方式的改变。这不是一个会议两个会议能够决定了的。这将根据实力的发展,以及生产本身的融合的发展,还有在这种经济与社会发展、政治斗争的表面现象中发展出来的自觉的认识-------改变生产方式!
斗争还会继续,而且还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