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80 7
2009-12-26
新浪网友
2009-12-25 19:44:09 我晕,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大陆简体字版,刚面世就买了,当时在当当网三本60.9元,现在三本才47.4元。多难登临录也是这样,两本原来52元,现在只44.1元。当当网的营销策略?以后的书不会都这样吧,先买者贵后买者便宜。
如果大家都知道了不就都先等为妙了吗?
当当是在试探市场还是在给“不耐”定价?
教授以此作一下经济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6 10:24:12
张五常博客管理员的解释:应该是多人买的书当当的系统会自动地调高折扣,这是量越大,那所谓的固定成本分摊越薄,平均成本就越低的道理。如果大家都等,量不大折扣是不会提高的。你可以观察一下当当其它书的折扣率与销售量的对比情况就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0:24:48
新浪另一位网友的解释:不太同意管理员的分析,价是能高尽高,不会随着固定成本的分摊越薄而降低了。我倒以为购买的先后顺序意味着购买意愿在边际上的变动,象我这样第一时间购买的,购买的意愿强,即愿意出价高,喜欢先睹为快,或者先拥为己有。而后买的人有犹豫的成分在里面,价再稍稍降,他的边际意愿就变了。而当当采取此策略,是把这部分读者也纳入进来。这应该也是差别定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0:36:17
这应该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吧
怪就怪你急不及待,曝露了自己的支付意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0:39:14
这属于跨期价格歧视,把消费者分为不同的组别,一些消费者喜欢在商品刚发行时购买,不在乎价钱,;另一些消费者持观望态度,如果价格高则不购买。
商家先定高价,这样不在乎价格的消费者就会先以高价购买,再定低价,这样另一部分的消费者就会购买,从而实现商家利润的最大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0:39:36
这个道理其实很浅显啊,一款新手机面世的价格往往很高,但依然有很多人买,过段时间以后价格会下跌很多,还是有很多人买,难道不是吗?高价是你尝鲜的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