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是周冲
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
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
而不是一种理智上的缺陷
——迪特里希·朋霍费尔
2017年时,弯钩为了写文章,曾卧底一个女大学生援交群。
在那里,他看到了种种交易。
令人难过的是,这些交易都是危险系数非常大的。比如被赖账。被染病。被胁迫。被控制和殴打。
有一天,阿玛兰妲告诉他,她援交的对象,一直不喜欢用TAO。一个叫“阿玛兰妲”的大三女孩,成为了他的微信好友,偶尔会和他聊聊心事。
这当然危险至极。
弯钩多次提醒,“这是安全的第一步,一定要做好”,但她一直没听,因为对方愿意多给100块钱。
她检测出了艾滋。几个月以后,阿玛兰妲说:“我可能活不久了。”
她在朋友圈里,发了最后一段话:
有些事,非得等到最后才明白。
再后来,她的微信朋友圈永远停更,也再没人回复消息。
弯钩说:
明知不可为而为,这不是挑战,这是愚蠢。
可哪有那么好唤醒的人。
装睡的人只有自己决定醒来,否则,她会一直沉溺于愚昧之中。
所罗门问一个愚人:“我将给予你智慧,你要么?”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愚人不为所动。
他蹲在漏风的屋子里,啃着馒头,问:“智慧有什么用?”
所罗门说:“智慧能让你拥有吃不完的馒头。”
愚人说:“那你不如现在就给我馒头。”
多少年过去,愚人依然呆在他的愚蠢中,不抬头,不看天,脑无智,胸无志,碗内无食,未曾有丝毫改变。
所罗门悲哀地叹息:愚蠢是会令人上瘾的。
因为我们不会为一个馒头舍弃智慧。我们可能以为,愚人是“他”,“智者”肯定是我。
可真的如此吗?
要是馒头换成了性,换成了钱,变成抖音、真人秀、韩剧、微博、婚姻、安全感、惯性、频繁跳槽、讨好他人获取认同......我们还敢这样自信么?
事实上,思维上的路径依赖,战略上的投机取巧,任何地方都是常见的。
男人动则玩失踪,骂人,打人,还时不时要钱:“给我买辆宝马吧,没车太没面子。”比如一个读者,32岁,自觉是剩女,急巴巴想嫁掉。后来仓促地恋爱。对方是一个24岁的混混,对她各种作践。
她自己买不起,却一直在为这男人筹钱买车。
我说:“赶紧分手,不要怕嫁不出去。”
她也说对。
可半年过去,什么也没改变——
她依然在容忍他的伤害,为他千方百计地付出。
所以刘瑜说,有时候,我们当然知道有些事情不可取,但是,更多人会选择“宁可不知道”。
它并不是真正的一无所知。而是刻意保持无知的状态。因为无知会带来实际益处。政治学上有一个叫做“理性无知”的理论。
比如,所罗门的愚人得到低劳力的轻松。
32岁女人得到“爱”。
你得到意识形态上的自我保护。
而《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明知自己赤身裸体,但一直高举谎言大旗,不去戳穿和揭露。
因为这会带给他:虚荣,绝对的优越感,无上的、不可质疑的权力。
就这样,大家在愚蠢中生根发芽,默不作声。
只有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人当然都是傻的。
——但这种结论,不是愚昧的借口,而是开智的启示。
龙应台在《百年思索》中,讲过一个故事。
大流士王召集了一批希腊人,问:“用什么代价,能让你们去吃自己父亲的遗体?”
希腊人说:“不可能,任何代价都不行。”
王又召集了一批印地安人,问:“用什么代价,能让你们不去吃自己父亲的遗体?”
印第安人说:“不可能,任何代价都不行。”
因为印第安人以吃父亲遗体作为风俗。不吃,就是大不敬。但希腊人以火化遗体作为风俗。不火化,就是大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