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317 4
2018-09-24

先得找个经济学理论,这个理论必须具有全局性、普适性、校验性好、易懂、被大家接受认可等等。如果不依据这种理论,则在研究中得出任何推论都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零散而不成系统的,很容易被挑出毛病发生争论,也就是说没有统一而正确的标准和基础,自然就得不到认可。

现有权威性的经济学理论,连有些基本的常识性的东西都解释不清或出现自相矛盾的结论,它当然承担不起这个重任。可以这样说:它起源于资本社会而且是初级阶段,其发展及应用依然限于资本社会,由此必须带来其局限性。

其它符合要求的经济学理论呢?没有。所以,想要研究中国经济,必须先创立一个符合要求的新的经济学理论。

通俗的说法,没有合适的工具,于是先得做工具。

诺奖呃,啧啧,高大上的东西,先把该怎么研究的计划弄出来也是一个高大上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9-24 09:26: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9-24 09:35:53
现代经济学还有一个让人伤脑筋的问题,它不纯而带有颜色,往往说着说着就歪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9-24 10:16:03
    所谓校验性,就是指校核与完善,它是衡量一个学术理论的质量的主要指标。
    如果一个理论,对一种现象解释时,1在理论体系中增加一种新的支线理论,在解释另一个现象时又觉得这个支线理论是错误的或不合适;2解释不了;3支线理论很勉强等现象,就是完善性不好。
    如果一个理论,对现实中的现象推论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或者得不出结论,或者得出矛盾性的结论,那就是校核性不好。
    完善性不好的理论,其发展前途就差,发展到一定程度,体系里不适用的甚至错误的东西一大堆,那就用不成了,必须丢掉另建新的理论了;校核性不好的理论,在使用中会经常得出不符合要求甚至完全错误的结论,冒险用一下还可以,一旦有了更好的理论立马就会被抛弃。
   呃,这些应该是理论创立的规范标准一类的东西了,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9-25 08:18:18
对于奇迹,可以换个角度看:哥不是奇迹,但你是垃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