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阅读1.5h,累计 218h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
=====================
ch11
不能通过的测试
根据上一节的sample测试用例,对get_formatted_name()的新版本,针对要求通过一个实参指定中间名
由于实参有三个参数,已不能满足只有名和姓的姓名。运行测试用例,应该不能通过。
(测试的末尾就是结论)
测试未通过时怎么办?
若检测的条件没错,测试通过了意味着函数的行为正确,未通过,则意味着你编写的新代码有错。
即测试未通过,不是测试的问题,而应修复导致测试不能通过的代码:即找出导致函数行为不符合预期的修改。
添加新测试:
可以重新增加一个带中间名(新功能)的测试用例
def test_first_last_middle_name(self):
formatted_name = get_formatted_name( 'wolf', 'mozart', 'amadeus')
self.assertEqual(formatted_name, 'Wolf Amadeus Mozart')
unittest.main()
看结果。。。。
===========================
117. 有一些开发中的特定区块链解决方案(如Storj能存储任何文件,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多媒体);
在存储方面,最需要的是安全、去中心化、离线存储文件
可证实版本,最初应用于软件,现在作为一个概念被越来越广泛地适用于任何数字资产
在档案保管领域,一个完整生态系统也需要能够长期存在的终端产品周期。(若不能假设区块链将一直存在,那么其保存和利用价值是很微小的)
118. 如果区块链要成为整个社会通用的档案文件保存机制,那么需要在区块链当中建立长期的、可保存的和透明的访问机制。此外,这些存在的各类工具(那些不再使用的区块链文档和考虑到区块链全产品生命周期)也能促进主流的应用。
119. 以太坊:图灵完备的虚拟机(区块链技术已将多个领域内的概念和操作结合在一起,包括计算、通信网络、加密学和人工智能)
120. bitcoin1.0只完成了2步,即区块链(去中心化公开交易账本)和比特币协议(双方之间完成价值转移而不需要第三方干涉)。区块链1.0中很好地实现了货币和支付交易,但对于更加复杂的区块链2.0应用,比如智能资产和智能合约,则需要第三步(更强大的脚本系统)最终实现图灵完备(能够运行任何货币、协议和区块链)
121. 3.0的构想是不仅用户可以将货币从A方转移到B方,还能够对货币进行编程来设置各种功能。(以太坊就是这样的平台,带编程语言来构建和发布分布式应用)
===================================
昨日1.5h
累计21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