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教育,当然是我们心向往之的,但我们不可能有这个条件,比如我们在资料获取上就有很大的不便.前几天看<<经济学的著名寓言>>,真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我们接受的不少东西都曾有人提出过不同的意见,可我们咋都不曾知晓呢?若没人将它翻译过来,可能我们得一直陷在过去的知识框架里.看国外的论文,现在是方便了一些,且不管是否能直接从中受到教益,但是人家在文后的参考文献确实有助于我等去了解其思想来源的.这又是我们和国外不同的地方.试问,我们有多少机会在本科阶段就接触当时那些一流的思想呢?我们又有多少机会去理解一个理论的来龙去脉呢?最多不过是顺着一些教材的指引了解些皮毛罢了.
 再说到讨论,这是一件好事,大家都这样认为.可是我们得明白一点,即,讨论要求在基本理解上不要有偏差,否则自说自话,也没有什么意义,也不可能得到太多真实的洞见.现在由于人们在基本知识上就难以作到整齐划一,去求得相互理解,就太为难了.
 所以,我自己的感受是,先去打扎实了基础再去讨论什么的,要更好些.现在也没必要太在乎学校开的那些课,多去由着自己的心去读需要的东西,读大家的东西,若有所得,不论长短先记下来,再去求证请教,也不一定就不好.有机会,将自己的想法明白的写出来,再找几个同道中人评议,也是好事.
 pinggu.org就做的很不错的,如果能开个版面定期发表几个话题,让大家各抒己见,不也是一个讨论吗?不过是没有现场的气氛罢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2 10:45:5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