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hjh 发表于 2009-12-30 23:24 
学经济到了你这个境界,应该离走火入魔不远了.你应该知道经济学不代表一切(听了我的答案).
虽然生产函数和需求函数概念已模糊
虽然本人第一次听说一(二)阶随机占优
虽然本人很不幸四级没过.
但本人隐约还记得第一堂西经,理性人的假设.
很遗恨的告诉你,本人的评贴行为是非理性行为(纯感性).
不在西经研究范围内.
没有那个领域的学问宣传能代表一切,西方各派学说更是如此。除了声称代表唯一真理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外。
现代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对经济的影响,并没有说行为一定要理性。研究理性行为只是经济学的一个部分而已。不能仅仅因为第一堂西经课讲完全竞争市场,你就认为西经只研究完全竞争市场。事实上,理性预期也就是70年代末才逐渐成熟,但在八十年代初西方就出现了非理性行为研究的高潮。只是这些研究成果不会在初级的西经教科书中出现而已。
在高级微观教科书里(MWG, 1995),早就对非理性的preference作了一些描述,在集体选择的理性领域,早就存在对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成熟研究,而且这些结果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宏观领域。
哎,中国的马列界,以自己对西经的片面认识,来反对这个、坚持那个,真是可笑啊。
再举个效用价值论的例子,估计现在反对它的人还停留在马克思时代的效用价值论吧!也不睁开眼睛看看西方对它已经做了什么修改。效用理论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
1、基数效用理论。过去反对效用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可以1个2个地计算。西经学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不仅仅马克思一个人知道),采用计算效用个数来研究人的行为比较方便,但是很难让人信服。
2、序数效用理论。西经后来就改为排序的方法来研究人的选择,发现基本结论没有改变。只要你对几个物品有排序,这套理论就可以用来描述你的行为。萨缪尔森更是抛开效用的概念,仅仅依靠观察人的选择就可以推断出人的偏好形式,而且基本结论和两种效用理论的结论基本一致。
本来西方学者也认为这事情就这么解决了。但是他们对于非理性行为的研究热情导致最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neuroeconomics,那就是第三个阶段(也就是2000年以来的事情):
3、回归基数理论。neuroeconomics的研究借助仪器发现,人类大脑神经元能计算效用个数。这个发现不但支持了基数效用理论,而且解释了为什么基数和序数两种效用理论的结果会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本来都是存在的,只要基数理论成立,就必定能根据基数来进行排序,所以序数理论必定成立。
【见<科学与实证—— 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517611-1-1.html 】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螺旋上升的,马克思这句话倒是说对了。
效用,如同重力场一样,在没有仪器检测的时代,看不见摸不着,并不代表不存在。马克思批判效用论,那是时代所限。现在的人批判效用论,不知道是无知还是愚昧!就如同批判重力场的存在性一样。不知道现在国内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的效用理论到底是哪一阶段的?批判的效用理论是不是现在西经书里面写的效用理论(例如MWG)? 批判的效用价值论,估计还是马克思年代的吧。因为价值这个古典经济学概念在现代经济学里面已经消失几十年了。哎~~~~真不知道他们批判的目标在哪里!
呵呵,没想到你对西经的认识还停留在原始的理性假设阶段。能答则答,答不出来不勉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