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陈春花老师在深圳第三届民企盛典上,为现场企业家做了主题为《企业家精神驱动与价值重构》的演讲。在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同时,号召大家用价值创造迎接未来40年,跨界共生,成为价值型组织。
作 者: 陈春 花来 源:春暖花开 (ID:CCH_chunnuanhuakai)
我很少在深圳的大型论坛出现,因为我觉得深圳是一块需要极为敬仰的热土,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这里的企业家、这里所有的实践者,给中国带来了一片春风,也给中国带来了非常好的示范和样板作用。
企业家推动持续繁荣
当我们回顾四十年,一定会回顾改革开放的起点,那就是我们的一家企业——招商局集团,当它申请尝试做改革试点时,我们并不会想象一家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工业区,再建立一个城市,让我们看到改革开放的延展和四十年后今天的中国。
对于我们所谓的变革和创新,我们都是要等一件事,就是任何的发展一定要有本土的创新。
本土创新源自于人民的冒险精神和发挥创造力的愿望。我们所有人都在讨论今天中国所面对的挑战,中美之间的关系,我们都会讨论企业今天是不是有持续可能的机会,甚至我们要讨论外部巨大变化的环境该如何面对,我们还必须关注根本性的话题,就是你有没有能力做自主的创新。
我非常推崇的一本书,就是埃德蒙德·菲尔普斯写的《大繁荣》,他告诉大家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的繁荣,需要草根创新和创业。他提出这个观点,就是源于自主创新和本土的元素,如果我们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看过去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很自信、也很庆幸的是我们也有这样一个40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诞生出一大群我们称之为“企业家”的人。
德鲁克发现美国可以持续繁荣的原因就是在美国出现的既不是市场经济,也不是管理经济,而是企业家经济,因为企业家这个群体的出现使得繁荣得以持续。我们像美国一样,同样拥有这个令人兴奋、又令人鼓舞的事情。
我们在这40年中,一方面因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一方面因为ZF推出了很多的政策和资源,一方面因为我们在全世界进行的交互和国门的敞开,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出现了“企业家”群体。
过去40年,是什么驱动了我们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繁荣,这个持续推动的增长和繁荣的内在力量又是什么?
我认为根本的核心就是企业家的出现和企业家精神。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就要看看中国本身的经济进步带来了什么。
很多人担心今天这个环境下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挑战,很多人担心我们的经济增长能不能驱动我们继续的进步。我认为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就是我们有一个巨大的经济总量。我们现在回到经济常态中,你可能会认为GDP增长速度没有前30年的平均10%那么高,但如果以总量来看,每增长一个点提供的发展机会都是极其巨大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悲观。以这样一个大的经济体量来看今天这个问题时,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困难在哪里,而是要讨论机会在哪里,你是否拥有冒险和创新精神,而这个冒险和创新精神恰恰是企业家内在的本质,这种本质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关键的。
什么是创新
我们很多人讨论创新,但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创新”。我个人非常喜欢熊彼特的定义,他说只有实现了五个结果,我们才会认为它是创新。
1.新的产品,你可不可以提供全新的产品,如果你不能提供全新产品,实际上是不能称之为“创新”的。
2.新的替代性的原材料,在替代性的原材料中是不是真正地解决问题。我们今天看到很多新兴技术的出现,其实就是因为新的材料、新的产业元素的组成,才能找到新的成长机会。
3.新的市场。互联网为什么可以改变整个商业格局?就是因为它创造了以前人类从来没有创造过的市场,也就是线上。
线上本来是一个虚拟的市场,但是因为创造出来以后,线上的市场变成了一个真的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而这个创新正在彻底改变我们所有的格局。
4.新的商业模式,你是不是可以创造一个新的创业模式让大家感知到?
5.新的企业组合,你是否可以重组不同的企业,并藉此创造新的价值?
我在很多企业中和他们讨论时,很多人说他们也在创新,他们在做组织结构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体系的创新,我每次都告诉他们这不是创新,这是创新的准备。
如果你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管理结构的创新不能产出上面五个结果中的任何一个,都不算在做创新。创新这个词是有检验标准的,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的企业具备创新能力,请按照熊彼特的这几个定义来检查。
深圳就非常具有创新精神,因为的确诞生出了一个全新的城市、诞生出了全新的速度、诞生出了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如果没有这一系列创新结果的检验,我们就不能定义深圳是一个创新的城市。
我们在理解“创新”这个概念时,才是企业家精神最本质的部分。我个人一直跟企业在一起,所以我非常在意怎么定义企业家。
企业家是把变化转化为机会的那批人
今天很多人都问我中美关系会对我们企业产生什么影响。我每次都告诉大家,如果你发现中美之间的这种变化对你是有机会的,就去利用。如果你发现中美之间关系的变化对你没有机会,就可以放下。
为什么我会这样回答呢?按照德鲁克的定义你就会发现,企业家并不是引起变化的那些人,他们只是把变化转为机会的那批人。如果这些变化对你没有意义,就先放下来。如果这个变化对你有机会,就转化为机遇。
我们之所以给“企业家”一个特殊的名词,我之所以说中国改革开放企业家起了很多的作用,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大家要知道能够做的事情是什么,你要能够自己本人定义你所要感受的东西。
我对于企业家本身的理解,核心就是“企业家精神”。去年中央专门为此发文,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这是中国整个商业和经济历史上第一次由官方确定弘扬“企业家精神”。当时非常高兴看到这个文件,可以感受到整个社会和ZF对于企业家精神本身的确认。
可是当我和大家探讨这个文件和话题时,又担心大家是否知道“企业家精神”是什么。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一定要按照创新内含去做。我认为创新一定是实践,就像我刚才说到的熊彼特的定义,我希望创新不要停留在思想和观念里。
大家一定要面对互联网。我们企业有多少人可以接受互联网对我们的颠覆?有多少人可以接受互联网对我们过去经验的调整?如果你不能接受的话,那这个创新就只停留在你的口号和观念上,并没有转化为行动。
我们谈创新本质,第一个要求就是首先必须是一个实践。如果我们从实践这个逻辑要求时,就会要求企业一定要了解结果和行动的关系,了解能不能最终开放合作,了解我们是否真正具有学习、诚实、以品质为导向的一种习惯。有这一系列的东西,才能到创新当中。
我之所以敬仰很多企业家,就是因为这些企业家拥有企业家精神里创新的本质。
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其实是一个踏实的行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动作,并不是你要证明你是怎样的人,而是你要实实在在地去做,通过一步又一步的行动,把美好的产品、把美好的生活和每一个人的进步融合在一起,把我们所有的价值真正地创造出来。如果你可以这样做,那就具备了企业家精神。
我们只有具备了企业家精神,才能讨论其他话题。技术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那就是今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企业要警惕三件事